我为医改上奏折


  【周日特讯】一般我周日是规定不挂博,如果要挂,挂的都是“周末茶座”之类的人生感悟和人生哲理,今天要推荐的是李海林“我为医改上奏折”和醉卧商场的《公立医院改革若干建议》。此文缘于我《医改,需要你的奏折》“大家不要小看我这篇博文,你的建议可能是提交到总理办公室的奏折。”我不知道是否可以将你的“奏折”呈上,但是我为你和你们忧国忧民的情怀所感动,希望更多人的参与大家的事。这篇文章与“醉卧商场”的风格各异,观点甚至有碰撞,但是,经过思想的碰撞就会产生理想的火花。
 


  我为医改上奏折

      各位,先请看广东省卫生厅廖新波副厅长的博客文章:《医改,需要你的奏折》,廖厅在博客中把公立医院改革意见征求组织者预先提出的12条讨论大纲也公布出来了,希望对医改有兴趣有研究的人士做答卷。我在这里就这12条讨论大纲逐条作答,以红颜色字体标记在每条下面,权当我为医改上奏折!

  

      1. 我国公立医院在结构布局、体制机制和管理服务方面存在一系列问题,其中最根本、最重要的问题是什么?

  李海林答:最根本最重要的问题是没有找到医药健康事业本身的客观规律:忘记了医药健康事业直接关系的生命质量和尊严,是非世俗性的事物,按世俗商品和服务的旧思路来对待公立医院的体制建设和服务规划!这样就很容易产生是“以利为本”取代“以人为本”,“部门利益”绑架“全民利益”,“伪科学”挤兑“医学求真、合理用药”,“简单问题复杂化”而不是“复杂问题简洁化”,逆逻辑现象横行!
  

     2.本次公立医院改革提出了维护公立医院公益性、调动医务人员积极性、努力为群众看好病的目标,体现了公立医院改革利益调整的方向,如何去理解和把握其要求和相互之间的关系?

  李海林答:医药医疗的非世俗性特征决定了其产品和服务不能利字当头,必须有一个能获得全民信任且力量强大的组织者来管理这件大事:唯有国家力量来主导,才能彻底回归到公益性的轨道上来!这就是“公立医院公益性”的必然性!同时,医疗事业又是专业性最强的,要搞好医改,肯定离不开广大医务人员的积极性,一定要解决这些专业人士的体面生活问题、从业价值尊严问题以及医疗水平培训教育问题,也就是说,要把我们的医生上升到“国家医生”层面;医生的医术精湛同时不带私利心,患者自然会“少生病、治好病、少花钱”。此为这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

     3.本次公立医院改革试点提出了完善服务体系、创新体制机制、加强内部管理等三大领域的九项任务,从其内在关系看,最重要、最关键、最根本的任务是什么?从现实经济、政治和社会条件看,最可行的任务是什么?各地如何结合各自的基础和条件,突出改革的重点任务?

  李海林答:从其内在关系看,最重要最关键最根本的任务是创新体制机制,回归到科学发展道路上来:医学求真与合理用药并重,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齐飞!从现实经济、政治和社会条件看,最可行的任务是加强内部管理:物质层面,基建项目防止腐败,采购药品器械耗材等物质回归真实价格;技术层面,提高医生资质门槛,医学药学营养学健康养生学心理医学人文科学全面重视;创新内部绩效机制,彻底抛弃以往“开药多、检查多、手术多收入就高”的祸民模式,回到“让人少生病、科学治好病、患者少花钱”就会得到奖励收入就高,“患者满意度和科学诊疗水平”为主要绩效考核指标。“物资层面回归真实价格”以及“技术层面医学求真合理用药”这二项落实,都可以节省大量的医保资金和农合资金,都可以让患者少掏腰包,“节流的资金”通过“收支二条线”的财务策略由政府反馈回公立医院,医务人员的体面生活无忧!(我曾经跟某市一位主管文教卫的副市长说过,该市100万农民的1.2亿农合资金,按真实低价采购药品,可以购买到现有招标价格的药品3.6亿元,相当于只需用好这些已经存在的政府投入资金就可以让这100万农民免费用药!可见节流的潜力有多大!)

     4.推进公立医院改革试点面临诸多的障碍、困难和挑战,其中最关键、最重要的障碍和问题是什么?如何去解决或突破这些障碍?

     李海林答:最关键、最重要的困难是很多既得利益者同时又是具体事件决策者,他们真正改革的意愿并不强烈!去年我参加某省省政府组织的“应对金融危机医药企业发展策略会议”时,卫生厅长亲口在会上说:我们的三甲医院的院长给我打电话说,厅长您千万不要去当国家医改试点省!

     如何解决突破这一障碍?那就是跳出卫生系统来谈医改,跳出任何部门利益来搞医改,站到全社会甚至全人类的角度来推进医改------也就是说,必须是国务院层面的组织机构来统筹医改(李克强副总理当医改组长是英明决策)!
  
     5.公立医院改革试点有哪些现实和潜在的、直接的和间接的利益相关者?他们各自的利益诉求是什么?对改革抱何种态度?对于这些利益诉求哪些应该给予考虑和保障,哪些不应该给予考虑和保障?这些利益相关者各自对公立医院改革的政策和实施会产生什么影响?有何影响途径?各自可能的影响程度如何?哪些是最有影响的利益相关者?如何应对这些可能的影响?

  李海林答:科学的医改,完全可以实现患者、医生、商业公司、生产厂家、人民政府五方共赢,而贪腐者、低效率者、伪科学策动者的利益应该坚决压制,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重构价值链!医改主题词:尊医惠民,科学高效!公立医院的利益相关者有广大患者、基建商、药厂药商、器械厂商、权利人的亲朋戚友、医院全体人员、招标机构、物价部门、医保部门、农合部门、药监部门、纪检部门等(很多商人会说,我跟检察院某某关系很好,院领导你跟我合作没错!),利益诉求,人之常情,只要制度允许,当然都是希望自己“少付出、多获得、安安全全”!

  

     6.当前各方对公立医院改革的思想认识状态如何?存在哪些不同的思想认识?其中影响最重大、最根本的思想认识分歧是什么?造成这些思想认识分歧的原因是什么?哪些是可以通过努力消弭的,哪些是难以消弭的?对于可以消弭的思想认识分歧可以通过哪些途径去实现?

     李海林答:我先说影响最大的思想分歧,是大家都在问“国家有足够的钱来保障医改推进吗?政府不投入,一切都是空话”。

     “政府投入不足”的说调,其实十个伪命题!我反问说,全国人大批给卫生部10000亿,难道看病贵看病难的问题就彻底解决了?你知道怎么花这10000亿吗?也就是说,给你足够的钱,但你没有足够的智慧把钱花好!医改路径设计,必须站在更高远更深刻更宏观更细致的角度去审视!

  
     7.推进公立医院试点的进程中,中央和地方各自的职责是什么?如何加强对地方的指导和支持,调动地方推进改革的积极性,提高地方推进改革的能力?与公立医院管理相关的各部门的职责是什么,如何明确部门职责、加强部门协调配合?如何调动公立医院管理者参与和支持改革?

  李海林答:医改就是医改,是对“人”的健康大事的科学管理!这本身就是一个统筹概念,没有必要认为去划分中央和地方,把简单事情复杂化(医改大事,切忌给地方太大的自主权,否则权利又会被异化。之所以要给地方权利,是因为中央层面的学者的科学医改之道还没有找到,中央层面的医改研究者本身还缺乏信心)!
  
     8.政策研究在公立医院改革试点过程中发挥何种作用?如何加强公立改革试点的政策研究?如何确定公立医院改革政策研究的重点?当前应该重点研究解决哪些问题?

  李海林答:应该让我们这样的民间医改研究者也加入到政策研究中来!应该让超脱任何利益群体的人士来研究医改政策,重点放在四个如何:如何少生病、如何治好病、如何少花钱、如何管好事!
  
     9.新闻宣传工作在推进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工作中有何作用?应该坚持何种原则和策略?如何加强和改进公立医院改革的新闻宣传工作?有哪些重要的理念、观点和认识需要加强引导?有哪些重大思想认识误区需要澄清?针对不同的利益相关者,如何确定宣传的目标和重点内容?

  李海林答:新闻宣传的作用在于帮助解决各方信息不对称问题,帮助解决阳光化问题,帮助解决思想解放献计献策问题。新闻宣传应该把重点放在探讨宣传科学改革而非抱怨牢骚,积极、和谐、理性看待新医改。
  
     10.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应该借鉴哪些国际经验?如何加强国际交流合作促进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工作?

  李海林答:没有多少国际经验可借鉴,因为全球都是失败的!尤其不能学美国!国际交流,花纳税人的钱出国公款旅游就免了!
  
     11.公立医院改革试点的基线调查、监测评估在形成公立医院改革总体思路和政策措施中发挥何种作用?如何有效开展公立医院改革试点的基线调查工作?如何有效监测公立医院改革试点进展情况?如何科学评估公立医院改革试点的状况和成效?

  李海林答:基线调查和检测评估还是要回到四个如何----如何少生病、如何治好病、如何少花钱、如何管好事!
  
     12.在推进公立医院改革试点过程还应该注意哪些重要的策略和方法问题?

  李海林答:要注意改革路径设计的逻辑性!如果理论上就逻辑不通或逆逻辑,结果一定是无效的、糟糕的!同时注意,改革的阻力并不是我们想象的那么大,因为任何个人都没有能力阻止新医改成功!如果谁能阻止,那我们是太抬举他了!真正的阻力来自于我们自己对于客观规律的认识和科学把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