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息是股市上涨的强大引擎


  

  

          加息对股市是个坏消息吗?加息对股市真的是个绝对的利空吗?我们还是让事实说话。让我们先来看看历年加息对股市的影响有多大:

          第一次加息:

         1993年5月15日,中国人民银行决定提高人民币存贷款利率,各档次定期存款年利率平均提高2.18个百分点,各项贷款利率平均提高0.82个百分点。这次宣布加息当日,首个交易日沪指下跌了27.43点。

          第二次加息:

  1993年7月11日,央行再次调高利率,一年期定期存款利率由93年5月15日9.18%上调到10.98%,利率升幅为19.61%。首个交易日下跌23.05点。

         1993年的两次加息,使沪综指在随后3个月时间里,从1392点迅速下跌到777点,跌幅达到44.2%。这一阶段,中国的确发生了非常严重的通货膨胀。股市的大跌是正常的反应。

          第三次加息:

          2004年10月29日,一年期存贷款利率均上调0.27%。正处于下跌途中的沪综指大跌1.58%,当天报收于1320点,其后经过几个交易日的盘整后虽有一波小幅反弹,但最终仍未能摆脱下跌趋势,沪综指于2005年6月6日跌破千点,创出了998点的多年新低。

          然而这一段中国股市的暴跌,从牛转熊,不能归咎于银行利率的上调,这一段中国股市的从牛转熊,是“按市场价进行国有股减持”的错误决策所造成的。

         第四次加息:

         2006年4月28日,金融机构贷款利率上调0.27个百分点,由现行的5.58%提高到5.85%。

         28日,沪指低开14点,最高1445,收盘1440,涨23点,大涨1.66%。其后依然维持上涨势头,并在5月份展开了一波历史上少见的逼空行情,到2006年7月5日最高摸至1757点。

         第五次加息:

         2006年8月18日,央行上调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0.27%。

         8月21日,周一,上证指数低开33点,开盘1565点,收盘1601点, 涨36点,涨幅0.20%。

  其后,上证指数继续上扬,到2006年12月30日收市于2675点。不过四个多月,股指大涨了1000多点。涨幅超过了60%!

          第六次加息:

          2007年3月18日,中国人民银行决定,动用加息利器为增长偏快的中国经济减速。以使中国经济在2007年的增速,从10.7%,降低到8%左右。

          2007年3月19日,这一天,中国银行股在中国股市表现神勇,中国金融股板块集体涨幅接近9%,几近全线涨停,成为那天冲锋陷阵的尖刀连,成为大盘收复3000点高地,红旗溃卷西风的第一功臣。那一天,中国股市暴涨,大盘从2864点上冲,连下两个整数关,收在3014点,涨幅高达2.87%。

         第七次加息:

         2007年12月21日,中国人民银行决定再次上调存贷款基准利率。当日股市大涨1.15%,中国股市登上了5108点高地。

         2007年,中国人民银行不断上调利率,一年内六次上调人民币存贷款利率,成就了中国股市2007年的特大牛市,中国股市从2728点涨到了5261点。涨幅接近百分之一百。

         利率不停加,股市不断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