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祸”起于一篇报道的戴备军获刑说明啥?


“祸”起于一篇报道的戴备军获刑说明啥?

  

  1月22日,杭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对浙江省政协原常委、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原主任戴备军受贿、滥用职权一案作出一审判决。法院判决,被告人戴备军犯受贿罪,判处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其个人全部财产;犯滥用职权罪,判处有期徒刑三年,两罪并罚,决定执行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其个人全部财产。(2010年1月23日人民网转自《中国青年报》)

  又一贪官落马!值得一提的是,这位贪官的落马,其实是被一篇报道“牵扯”出来的。2008年8月5日,《中国青年报》刊登题为《环保监测浙江只用一家产品?》的调查性报道,披露了浙江环保局连续下发文件,以产品推荐为名实施市场垄断之实。时任局长的戴备军,涉嫌滥用职权和背后的权钱交易。2009年10月30日,戴备军被提起公诉,杭州市人民检察院在《起诉书》中特别指出了该篇报道。

  真是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身为环保局的局长,非但没有正常行使好监督监管污染源单位,反而利用职务便利为他人谋取利益,收受他人财物共计401万余元。原本以为利用自己手中的职权,便可以恣意妄为。没想到的是,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媒体的一篇调查性报道,披露了戴备军滥用职权,控制全省污染源自动监控项目的建设与运行维护市场以达到为他人谋利收受贿赂这一丑闻和恶行,引起了社会的关注,更引起了司法部门的注意,也将戴备军“送”上了法庭。戴备军“祸”起媒体的一篇报道而获刑的“悲剧”,深刻地警醒每一位官员必须克己奉公、谨慎用权,否则,稍有不慎,便会露出马脚。

  不受监督的权力必然导致腐败,绝对的权力必然导致绝对的腐败。可以肯定地说,戴备军利用职权为他们的不法行为“开道”、当“保护伞”,正是源于其张狂的权力没有得到很好的制约,全凭他一人说了算,否则明显扰乱市场秩序的“红头文件”也就不可能“出炉”,更无法通过会议要求、向有关主管部门打招呼和控制污染治理设施(自动连续监测)运营资质发放等方法,帮助该公司垄断全省污染源在线自动监控项目的建设与运行维护市场,为该公司获取巨额利益。因此,要想真正还社会以公平正义,使官员的权力真正在正道上行使,必须强化对官员权力的制约和监督。当然,其中很重要的一个方面,是强化媒体的监督,让媒体能够真正介入到官员权力的运行过程之中,并随时提出警醒。而作为官员本身,也要敢于、勇于、善于面对媒体,自觉、主动接受媒体监督,主动、自觉规范自己的执政行为,提高网络时代、信息时代的执政能力和水平。

  众所周知,党的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执政理念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这就要求我们广大党员领导干部,必须始终坚持“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始终做到务实、为民、清廉,不以权谋私,不搞权钱交易。任何党员领导干部,都必须清醒地认识到,谁背离了这一宗旨和理念,谁都将会受到党和人民的重判。戴备军之所以走上了滥用职权、以权谋私的不归路,就是因为其背离了党的宗旨、背弃了党的执政理念,将为官当政,当成了为他们谋取利益、为自己敛财的工具和平台,尽管其在归案后,主动供述有关部门未掌握的绝大部分受贿犯罪事实,且退清全部赃款,认罪态度较好,依法可对其受贿犯罪从轻处罚。据此,法院作出上述一审判决。但,丝毫改变不了其犯罪的本质,也丝毫逃脱不了法律的制裁。尤其是在党中央坚决反腐败的决心和声势一天高过一天的今天,每一位党员领导干部,必须始终做到常怀为民之心,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以贪为耻,以廉为荣”,永远保持一身正气,两袖清风,绝不失足、决不失范,否则,当自己站在被告席或锒铛入狱时,再痛哭流涕、捶胸顿足,就为时晚矣。

  另据报道,戴备军的两项罪名也都与其情妇 “杭州IT美女”张琰有关。除了甘心给戴备军做情妇之外,张琰还向戴备军行贿近90万元,当然,作为回报,全省1452家污染源企业,大都安装并使用其控制的相关公司销售的自动监控系统主要仪器设备。像所有贪官一样,戴备军好色、贪污、受贿,在由一名厅官变成囚徒后,他才开始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从思想根源上分析了自己的堕落原因,除了1999年开始丧失理想,信念动摇之外,戴备军说自己法律意识淡薄,也是他从厅级干部沦为囚徒的原因。在这里,我们看到,好色是他走上贪渎受贿和违法的首要原因,面对美色、金钱,为什么贪官们总是不堪一击?除了在制度上加强反腐,加大反腐力度外,如何能让官员们面对美色、金钱不动摇,这恐怕也是一个值得好好研究的问题。

  (倪洋军)

相关新闻:

  浙江省政协原常委戴备军因受贿和滥用职权被判无期徒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