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资源应对穷人富人一视同仁


王攀

4日,湖北黄石九中部分学生家长反映,该校7年级4个实验班欲更换高档电子白板,要求每名学生交2000元。由于该校7年级普通班不需更换黑板,有家长感觉钻进了“贵族班”的套子。该校校长张群力认为,“穷人和富人不可能享受同等教育”。(1月5日《楚天都市报》)

“穷人和富人不可能享受同等教育”。黄石九中张校长的这句话,放在市场规则下,完全正确。由于穷人和富人的经济条件不同,恰如张校长所言,有钱家庭一个暑假,就能花数千元送孩子学英语、钢琴等,贫困家庭就完全做不到。但问题是,黄石九中是一个公立学校。

作为公立学校校长,张群力手中掌握的是公共资源,在办学中秉持并实践“穷人和富人不可能享受同等教育”的理念,明显是混淆了身份。因为,在政府眼里,无论穷人还是富人,都是平等的公民,在享受公共资源时,应遵循公平规则,而非市场规则。

或许,张校长可以解释这句话是有“背景”的:黄石九中为几个“实验班”更换电子白板时,已经让实验班学生的家长缴了2000元的费用。换句话讲,是在公共教育资源的分配中部分地引入了市场规则,所以才有“穷人和富人不可能享受同等教育”的论断。

这样的解释也只是貌似有理。在我看来,此举跟公立学校前几年办“校外校”并无差别。很多公立学校之所以办“校外校”,就是为了引入市场规则,从中赚钱。

现在,很多公立学校的“校外校”之所以被要求独立,完全市场化,就是在于在,一些公立学校在部分地市场化运作中,公共资源难免不会被拿去以市场的名义赚钱。

而黄石九中校长原本就有歧视穷学生的嫌疑。比如,新闻中说,黄石九中7年级1至5班为普通班,并不打算更换黑板。张校长说,7年级普通班学生成绩较差,“能把课本上的东西搞明白就不容易了”,且这些学生的家庭条件也不是很好。以智力高低、家庭贫富为标准,将公立学校的学生分为三六九等,原本就与其公共性背道而驰。

公共资源分配当以公平、正义为主;而市场资源分配则以效率、竞争为先。谁付钱多,谁就可以享受更多的公共教育资源,这是公共领域的市场法则,伤害的是社会的公平和正义。中国市场经济发展之迅猛,人们对市场规则接受的程度之惊人,以至于我们的公共领域,原本以公平、正义为主,结果也被市场法则取代。教育如此,住房、医疗亦如此。

公共资源,公共是其本质属性,公平和正义,是其首要遵循的原则。作为一个公立学校的校长,秉持并实践“穷人和富人不可能享受同等教育”的观点,无疑是跑偏了。

http://hb.qq.com/a/20100105/00176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