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公立医院改革之我见


[关键词] 医改 公立医院 法人治理结构 运行机制 医疗价格

  [摘 要] 根据医改确立的公立医院改革目标,结合东阳市人民医院的改革实践,认为用较少的资源生产更多的适应社会需求的医疗服务产品,更好地维护人民群众健康,是公立医院肩负的社会责任,并提出推进和深化公立医院改革,关键在于构建公立医院法人治理结构,建立规范高效的运行机制,设置科学合理的医疗服务价格体系。

  推进公立医院改革是本次医改方案确定的要在近期取得成效的5个工作重点领域之一。《方案》明确指出,公立医院改革的方向要遵循公益性质和社会效益原则。目前全社会医疗费用的支出每年约为1万亿元,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医疗需求的增长,到2020年将会达到2万亿元甚至更多。在这样一个庞大的医疗市场里,公立医院是医疗服务产品的主要提供者,所占的市场份额在80%以上,是医疗服务体系的主体。因此,公立医院要让老百姓少花钱,看好病,用较少的社会资源为老百姓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产品,其所承担的这种社会责任是不言而喻的。然而,大多数公立医院至今尚未建立权责明晰的管理体制和高效规范的运行机制等现代医院的内部治理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医院运行成本过高,效率和效益低下,医疗费用支出不合理地过快增长,看病难、看病贵难以得到有效的缓解。针对公立医院上述的通病,笔者认为,医改要为公立医院构建现代医院制度,设置科学合理的医疗服务价格体系创造良好的制度环境,这对于推进和深化公立医院改革是至关重要的。

  1.建立公立医院法人治理结构,落实公立医院独立法人地位

  公立医院法人治理结构是现代医院制度的核心,健全和完善公立医院法人治理结构,有利于强化公立医院公益性和政府的监管,有利于推进公立医院改革,建立规范高效的运行机制,有利于公立医院独立法人地位的落实。

  1.1 公立医院法人治理结构的组成和主要内容

  公立医院法人治理结构是在政府主导下,由董事会、监事会、院长三部分组成,其核心内容是明确医院所有权、决策权、经营权、监督权的分配与制衡。根据政事分开、管办分开、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的原则,政府是公立医院的出资者,拥有医院的所有权;董事会是医院的权力机关,代表政府行使出资者的权力,并向政府负责;院长是经营者、执行者,医院法人代表,享有充分的经营管理自主权;监事会对医院的经营方向、院长的权力行使以及医院国有资产实施监督,从而在法人治理结构的组织框架下,形成了权责明晰、决策、执行、监督相互制衡,有责任、有激励、有约束、有竞争、有活力的机制。

  2 构建高效内部运行机制,促进公立医院健康发展

  公立医院改革要遵循公益性质和社会效益原则,既要推进体制的改革,建立健全法人治理结构,同时又要有机制的创新,构建规范高效的内部运行机制,有了现代医院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才能促进医院的健康发展。

  2.1构建规范高效运行机制的五项重点

  构建公立医院规范高效运行机制重点是要突出以下五个方面。一是建立基层科室规范的组织架构,合理科学地定编定岗;二是建立质量标准,构建质量管理体系;三是改进工作流程,构建优质服务体系;四是推行成本核算,建立以成本控制为核心的经济运行体系;五是建立科学的绩效评价体系以及基于绩效评价的内部分配制度。医院应根据现代医院管理的要求,结合本院的实际,对上述五个方面提出具体的指标和实施办法。



  3.设置科学合理的医疗服务价格体系,确保医院和社会共赢

  3.1当前的医疗服务价格体系存在两个问题

  一是医疗劳务价格严重背离医疗服务成本和医疗劳务价值,如三级医院的一个普通门诊,挂号费加上诊疗费只有3元。二是现行的项目收费制难以控制医疗总费用,因为目前的项目收费只控制单项物价,不制约项目总量,多用药、多用卫生材料在物价管理上并不违法。在医院实际运行中,因医疗劳务收费有刚性标准,受到物价部门的严格控制,收费项目也不能随意增加,否则便是违反物价政策,而药品和卫生材料只要单价没有超出标准,即使随意增加数量也是合法的,这就给生产和经营企业推动药品和卫生材料使用提供了便利。



  4结语

  4.1推进公立医院改革,政府和公立医院应当承担各自的责任。政府要为公立医院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改革以及科学合理的医疗服务价格提供政策支持,对医院的公益性实施有效监管。公立医院围绕公益性和社会效益原则,在推进和深化体制和机制改革中,为社会提供优质廉价的医疗服务产品,承担起让群众“少花钱,看好病”的社会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