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酒企业之道——开篇


  春节前接到几个地方中小酒企业的电话或书面咨询,关注的问题虽然大同小异,但毕竟企业的特点和面对的时常不一样,同样问题,解决的方法却不尽相同,所以回复起来也并不轻松。但这个过程,也让我对这小酒企业的问题更加重视起来,正好春节期间,除了喝酒,再无别的大事,动手写写这方面的文章,也算给这些企业进一步的答复,同时也和更多类似的企业一起探讨。

  我想,怎么算中小酒企业,要先有个粗略的界定。肯定与专家们的标准不太一样,但为了更有针对性,我就以我的意思说个大概吧。从我最近接触的几个企业来看,大概有这么几个特点,首先为地级市甚至县城的地方性酒企业,往往不在重要的产酒区;第二是规模不大,人数上在200人左右,还是用人高峰期间;第三,年产量不等,从设计生产能力上看有很大潜力,但产量并不高,主要当然是市场原因。也就是说并不是不能生产多,而是受销量的局限不生产那么多;第四,市场范围局限在当地小范围,暂时没有能力或计划向外地拓展;第五,品牌混杂,没有很强势的主打品牌,并且旧品牌没买好,新品牌计划中;第六,往往是当地国有旧厂新改制为民营企业,以股份制居多;还有个最重要的特点就是酒的品质往往不错,尽管缺乏明显的特点或口味上的优势。

  相同或相似之处大致如此,不同的地方,从我的角度看来就在于咨询的诉求了。一种情况的存在生存压力,在本地也经营不善,企业温暾不热,惨淡经营,希望有所改观;另一种情况,就是当地还有一两家酒企业,或者是比较强势的老酒厂,或者是新兴的竞争对手,感到了竞争压力,想至少维持现有市场并在巩固的基础上有所发展,以便增强些竞争力;第三种情况是企业有一定积累了,打算确立当地市场的稳固地位甚至是老大地位,用以攻为守的方式来提高竞争力;最后一种情况也是有的,就是希望在更大的市场有所作为,比如上一级市场,甚至外地市场。

  总之不外乎生存、竞争和发展三个问题。而企业在解决这个问题的时候,往往共同选择一个方法,那就是打造新的品牌,希望用新的产品和品牌形象来作为市场开拓的基础和工具。并且还有一个共同点,就是这个新品牌往往是换汤不换药,只是酒产品换个新包装,最多略微提高一下产品档次而已。所以,这时候的老板们不约而同地对包装设计格外关注,甚至是完全把希望押宝于新包装了。

  由于心存这个念头,其他的建议很难听进去了。这是我面临的最大困惑,也是合作上的一大障碍。因为在我看来,中小企业的生存、竞争和发展,并不是依靠某一个产品的临时上马可以做到的,何况还是一个谈不出什么特色的产品呢?这些企业,往往一开始大谈自己的酒如何的质量高、口味好,但最终会在我的追问下承认“要这么说,确实没什么特色”。当然,这还不是最大的问题,因为大家知道,在酒行业,也并不是必须靠特殊的口味这一条路可以卖火。我们看到的市场上的很多比较畅销的酒,恰恰谈不上什么特色的不在少数,这是酒产品的一个很特殊的地方。

  并不是做新品牌绝对不行,而是我看到的是,这些企业的基础管理、营销管理多是处于初级阶段,甚至还谈不上管理。企业在整体发展思路和规划上甚至是一片空白,连老板也说不上来到底怎么来做这个企业,而是把关注点放在如何做某款酒上,甚至私下存着个侥幸:这款酒能卖一两年、两三年就够赚的了,哪里考虑那么长远?其实,在这样的思路下,企业的品牌越来越多,而压力也越来越大,越来越感到前路渺茫了。

  而我的建议,是大家平下心来,从做企业的角度去思考问题,从提升企业体质上入手。这就要涉及到企业的很多方面了,我在近期的这批文章里,要逐一分析各个企业发展的着力点,并与大家探讨如何把这些工作做扎实,如何为一款酒的产生和上市打好基础。在这个过程中,我希望能及时与企业沟通,也可做抛砖引玉之劳,借以激发企业界朋友更多好多思路,提供给我们所关注的中小酒企业。一个之计在于春,愿意和企业界朋友在开春之际一起思考这个关乎企业体质健康的大问题。此为开篇。(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