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天风:追寻古往今来的天籁之音


  重庆天风:追寻古往今来的天籁之音



  重庆市人大常委会王洪华副主任热切关注重庆高雅艺术,2010年1月9日专程来到重庆鹅嶺当代国学会馆,聆听天风古琴。

  “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难得几回闻。”中国古代有“三音”的定义,古琴之音为天籁,土埙之音为地籁,昆曲之音为人籁;“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唐代诗人高适《别董大》中的“董大” 是著名的琴师董庭兰。据报道2007年4月温家宝总理访日的融冰之旅,没有带任何专业演员,只是带了民间艺人。晚会选择了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名录的中国项目——古琴、昆曲、新疆维吾尔木卡姆艺术、蒙古长调民歌以及入选中国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作为演出内容,就在第一曲古琴奏完之后,日本的听众十分震撼,有的激动地称自己真正“听到高山流水的古琴之声”。



  王洪华副主任与观众一起欣赏天风古琴新年音乐会。



  籣滇军独奏《玉树临风》,主持人介绍演奏用的古琴是明代乐器。



  古琴独奏《关山月》



  重庆天风古琴院院长黄健华古琴独奏《流水》

  “琴者,情也;琴者,禁也。”吹箫抚琴、吟诗作画、登高远游、对酒当歌成为古代文人士大夫生活的生动写照。古琴,亦称瑶琴、玉琴、七弦琴,为中国最古老的弹拨乐器之一,古琴是在孔子时期就已盛行的乐器,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有四千余年,古琴因其清、和、淡、雅的音乐品格寄寓了文人凌风傲骨、超凡脱俗的处世心态,而在音乐、棋术、书法、绘画中居于首位。重庆与古琴颇有渊源。抗战期间,许多文人雅士齐聚山城,其中就不乏善古琴者。1946年1月13日,重庆“天风琴社”正式成立,浙派著名琴家徐元白、重庆著名琴家杨少五,社会名流冯玉祥、于右任、高佩罗等人均为琴社成员。另外,琴社还著有名噪一时的《天风琴谱》。解放后,名家查阜西、许健、吴景略等琴家先后来渝,与重庆琴人聚会抚唱,鉴赏古琴,传下了一段段佳话。



  箫琴合奏《阳关三叠》,琴卞雨昕;箫:陈渝涛



  古琴独奏《酒狂》



  琴歌演唱《将进酒》



  重庆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王洪华上台祝贺天风古琴新年音乐会演出成功。



  笔者与江倩行长同古琴演奏艺术研究表演者合影。

  2010年1月9日下午2:30分,我应邀参加重庆鹅嶺当代国学会馆天风古琴新年音乐会,重庆天风古琴院院长黄健华、名誉院长金蔚、副院长籣滇军等演奏的《高山流水》、《玉树临风》、《关山月》、《阳关三叠》、《广陵散》、《酒狂》、《将进酒》等曲目,旋律优美、格调高雅的古琴曲让听众如痴如醉,我在现场洗耳倾听了美妙的琴声,深感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让艺术珍品走向民间,让更多的人欣赏天籁之音,重庆鹅嶺当代国学会馆搭建了舞台,重庆市民在节假日可到这里品茶听琴,确实一桩美事。

  蔡律    2010年1月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