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主义正重新审视现代图腾——2010诺贝尔经济学奖的时代意义


资本主义正重新审视现代图腾

——2010诺贝尔经济学奖的时代意义

不要因为诺贝尔和平奖乱弹琴地以偏见揣度东方社会就一概否定了现代资本主义的真实而最大的关切。当我们仍然闷着头崇拜资本主义的自由市场法则,对自由市场的自动调节功能与那只昭著于世的“看不见的手”仍然抱持深信不疑的愚昧与可恶的态度,于是,还继而妄图一如既往地通过加大经济活动的烈度来没完没了地提升我们的GDP时,资本主义却经过金融危机的历练以后,已经开始着手研究经济活动中的“市场失效”与“供需障碍”等意义深远而重大的课题。

资本主义对自己的“招牌菜”从毋庸置疑到将信将疑再到着手研究的态度转变说明他们已经放弃了对这道由亚当·斯密亲手创办的大菜的盲目崇信并开始了痛定思痛的重新审视。资本主义正在聪明地挖开老祖宗的教条坟冢,开始了重新审视所必不可少的力图先行建构便利的简易模型之类的学术活动,本次诺贝尔经济学奖就是资本主义对这种学术研究努力的公开承认与褒奖。

瑞典皇家科学院11日宣布,今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由美国的比得·戴蒙德和戴尔·莫特森以及英国人克里斯托弗·皮萨里德斯三人共同分享。瑞典皇家科学院之所以选中这三位科学家,是为了表彰他们对买方和卖方之间的市场机制所获得的研究成果。这三位经济学家在解释市场经济有的时候为什么会失败方面做出了杰出贡献,这也与当前西方的现实经济有关。

戴蒙德:美联储主席伯南克的老师。戴蒙德表示,美国将面临“痛苦而缓慢”经济复苏,复苏步伐将放缓,整体经济与就业市场都将遭遇痛苦。美国经济复苏步伐步履艰难,整体经济以及求职困难的人群将面临痛苦。至于较为乐观的方面,美国经济有着较强的适应性。他还对并不受欢迎的政府对大型银行的救助行为进行辩护。对大型银行的救助是维持经济运转的绝对必要措施,如果不这样,失业率会更高。

莫特森:失业理论专家。戴尔·莫特森教授来自美国西北大学,研究领域集中在劳动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和经济理论,尤其是在工作搜寻和失业理论方面颇有造诣,并且将其扩展于劳动调整、研发、个人关联以及劳动再分配等方面的研究。他说:在当今困难的经济环境中,我怀疑失业保险是导致目前失业人口较多的重大原因。根据传统理论,失业问题本不应该存在。也就是说,所有的失业都是自愿的,理由是在一个有效的市场中,失业工人如果能把自己的求职标准降得足够低,就总能找到一份工作;就像雇主如果能把招聘标准降得足够低,便一定能够找到工人一样。

可是戴蒙德、莫特森和皮萨里德斯通过各自的研究推翻了这种理论。根据他们的研究,要找到一份恰如其分的工作代价高昂,也就是说要找到一份既完全符合你的技能,薪俸又能满足你的价值的工作,决非易事。同样道理,对于雇主来说,要找到一位称职的雇员,也要付出不小的代价。因为在最初的时候,所有的求职者看上去可能都差不多,很难说哪一位更能胜任这项工作;或者,要想找到一位既称职又愿意接受较低薪水的人,着实困难。一句话,不论是搜寻工作还是搜寻雇员,必需付出的成本都不低。

皮萨里德斯:高失业率是“摩擦”结果。皮萨里德斯来自于伦敦政治经济学院。他的学术研究帮助解释了经济政策和规章对失业、职位空缺以及工资的影响。他得出结论,高失业率可能是“摩擦”的结果,摩擦使得雇主和劳动者分崩离析。“摩擦”可能是严厉的解雇规定,失业人员缺乏相关技巧等。这种摩擦使劳工市场上的供应与需求难以匹配,从而降低了市场效率。因为找工作的人如果不分青红皂白遇到什么活都干的话,经济就不可能高效运转,因为那样一来,就会让拥有博士学位的人去开出租车,而让高中都没毕业的人经营核能工厂。皮萨里德斯的研究对于政策制定者来说很有意义,尤其是当前在欧洲和北美失业率都居高不下的时候。他说:“我们确实需要做的是,要确保那些失去工作的人们不要失业太久。我们应当让他们获得直接的工作经验——不见得是提供耗资巨大的训练项目,而是直接的工作经验,以使他们避免跟工作队伍脱节。最终他们还是要进入更为常规的工作。”

这三位诺贝尔获奖者的研究不仅都在证明着市场法则在现实中的失效具有必然性与普遍性,而且还在通过构建具有解构特征的出路寻找模式来力图克服这种市场弊病。三位学者之所以获得经济学奖当然与其学术研究中的就业市场里的供需关系极具实况意义的理论模拟,事关当前资本主义普遍存在的高失业率与各类市场里普遍存在的供需失衡正好相关。但是不能否认的是,这种对当前资本主义全面危机相关的理论成果事实上触及到了资本主义的理论根基——自由市场经济理论中对市场自动调节供需关系的盲目崇信。事实上,上述研究证明了一个简单的道理:市场自动调节功能的实现有待于一个高昂的调节成本,如果定义这种调节是自动有效而无处不在的,其成本必将高昂得无法支付。

哦!原来我们所迷信的“看不见的手”是需要无限买单的,人类根本就支付不了上帝无处不在所必然会提出的要价;“市场”根本不能无成本地自动调节供需平衡,理论上的假定原来是一厢情愿的假设。当我们挣完钱上床睡大觉时,“市场”也会趁着月黑风高溜上床去,根本就没有什么“市场”或“看不见的手”在那里熬更守夜,无偿地替我们白干活。要想获得供需平衡,只有一个办法,就是提高供需各方的经济活动成本。只有坚持自扫门前雪,才会有窗明几净的亮堂家园。至于别的可以尽情白吃白喝的“免费的午餐”就别再胡思乱想咯。

这是给迷信自由市场经济的愚昧思维与贪婪意识的一记响亮的耳光!人类无止尽的劫掠财富的活动完全满足现代物理学前沿研究中关于封闭系统最终会因耗散的累积递增而走向结构解体的“熵”增末路。无法否认的是,经济学与仍然处于无能状态中的医学是目前科学研究中最不象科学的古典的原始学术领域。现在,资本主义因危机的困扰而能鼓励对市场机制的原始迷信的重新审视说明经济学有可能由此而获得向真正意义上的科学靠拢的长足进步!

人类正在从古典经济学的迷信尾巴的纠缠中脱身出来,开始对经济领域里的真相进行科学意义上的研究,这是非常令人欣喜的大事,可我们居然对此还一无所知。中国的经济事务不能再局限在传统经济学价值观念的窠臼里,而被那些毫无头绪并只知道一味坚守自由市场经济教条的老朽思维所左右。

中国必须意识到:市场不是灵丹妙药,自由市场以神话的面目出现在世界上更是一剂唬人的毒药。对市场必须保持距离,必须保持随时调节和改变其运行惯性的各项充足准备。必须从观念上把自由市场经济的至高无上的神圣地位给砸烂,把那些一旦触及到自由市场经济原则或底线时就如伤考妣的叫嚣彻底埋葬掉,把自由市场经济给中国人真实生活所带来的极度痛苦给掀翻在地,把社会力量中那些恶性发展的势力对自由市场经济所具有的唯一利用特权给去除掉。

当公平只能被强权所利用时,当市场只能被势力所操纵时,公平所赖以存在的至高无上的自由理论与市场基础就是最大的不公平!必须还原这样一个道理:丛林里的公平许诺就是对黑暗的最高奖赏,这世上根本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自由市场!在市场中,自由只属于可以支付高昂成本代价的强者,自由的大门对公众的利益与诉求是永远关闭的。因此,中国在改变政治原则与国体之前,就不能盲目崇信自由市场经济所带来的全部说教。

 

老夏

2010.1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