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当A股市场因流动性泛滥的预期而开始狂热不已时,中国央行突然宣布加息,给这个躁动的市场泼了一盆冷水。加息政策一经出台,各方议论纷至沓来,看空者和看多者不相上下,各有各的理由。市场的表现也充分反映了多空双方巨大的分歧。在加息后的三个交易日,沪深指数振荡不前,板块涨跌不一。
央行加息意图明确
从这次加息的时点和方式来看,其目的基本上是为了抑制通胀和资产价格过快上涨。中国统计局刚刚公布的CPI数据显示,9月份CPI同比增速上涨3.6%,创下了23个月以来的新高。同时A股市场出现了快速上涨,成交量也急剧放大。虽然各界都表示对中国央行这次加息的时点大感意外,但事后想想也并非毫无道理。如果CPI数据符合预期,那么股市的突然暴涨本身就是一种异常信号,该信号表达了市场对通胀预期的突然提升。
中国央行在这次加息中采取了不对称的方式。活动存款利率维持不变,短期存款利率上调幅度远小于长期存款利率上调幅度,而且长期贷款利率的上调幅度也明显小于长期存款利率的上调幅度。
从长短期存款利率的上调幅度不一致可以看出,中国央行试图增加长期存款的吸引力,引导资金投向长期存款,从而降低资金的活跃度。这一结果从理论上可以减轻通胀和资产价格上涨压力。从长期存款和长期贷款的利率变动差异可以看出,中国央行似乎并没有想要过分压制企业的经营活动。因此总的来看,这次央行加息的目的是比较明确的,就是针对通胀和资产价格过快上涨。
无论是加息本身的作用,还是中国央行的意图,都是利空中国股市的。虽然有人提出这是利空出尽,但这略有点自我安慰的意思,顶多只能缓和一下市场紧张的情绪。
加息确确实实是利空,但这只是影响市场的力量之一,并非是决定性的力量。中国股市未来是涨是跌,并不能以此为根据作简单的判断。
历史并非简单重复
人总爱回忆过去,在股市中更是如此。因为做预测并非是一件易事,预测的方法往往是以过去的经验为依据。这次加息之后市场并没有一致看空,那是因为在刚刚过去不久的06-07年,中国正是在加息周期中创造出一轮惊天大牛市的。如今的市场环境,不但通胀预期和那轮大牛市相同,而且人民币升值预期也和那轮大牛市相同。
历史并非简单的重复。当前的A股市场的环境和06-07年还有不少不尽相同的地方。当时全球的经济正处于稳步上升状态,中国经济更是强劲增长。无论是宏观经济数据还是公司盈利,在那两年中快速上涨,以至于研究机构对上市公司的业绩预期不断调高,给予的市盈率也不断上升,以至于达到“市梦率”的高度。如今全球经济复苏乏力,中国今年经济增速也是逐季下滑,尚未出现见底迹象,就股市的基本面而言不可同日而语。
不过在流动性方面,目前确实是对股市有强劲的推动作用。在这次加息之后,中美之间的利差扩大,再加上人民币升值预期存在,确实很可能招致热钱流入中国。美国经济仍在低位徘徊,失业率居高不下,近期又爆出“止赎门”事件,美联储实行进一步宽松的货币政策似乎已经是箭在弦上。导致08年的金融危机的一个核心原因是全球资金的休克性断流。美联储必定不会重蹈覆辙,继续投放货币似乎是不得已但唯一的有效方法。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多名官员19日说,美联储即将采取进一步货币宽松政策。其中一名官员说,定量宽松将达每月1000亿美元规模。这就是市场预期较为强烈的美联储“二次定量宽松”。
如此一来,如果美国不断释放货币,中国可能需要不断回笼货币,但中国在货币政策上的调整空间目前来看并不大,这是因为中国经济尚未有能力承受持续的或者大幅的加息。同时根据蒙代尔三角理论,中国的货币政策并不能完全自由。一方面目前人民币汇率机制已经增加了弹性,另一方面热钱进出中国的途径未必能被完全堵住。美国注水,中国蓄水,一个资本堰塞湖会就此形成么?
从流动性的角度考虑,目前的情况确实为中国股市的上涨埋下了伏笔,但进一步的催化剂仍需要经济基本面的支持。这可能类似于今年的印度股市,印度迫于通胀压力连续加息,其股市的表现却在亚洲独占鳌头,核心原因就是印度经济加速增长。
加息对不同的行业影响各异
加息之后A股市场上板块的表现存在明显差异,因为有的行业受益于通胀或加息,有的行业则会受到负面的冲击。
房地产板块虽然作为资产类股受益于通胀预期,但短期内地产板块的表现可能落后大盘。一方面因为房价是目前中国经济政策调控的重点,另一方面这次加息也被市场看作是在一定程度上针对楼市。
金融类股却受益于此次加息。保险股因加息而提升了投资收益率,在加息早期保险股一般都有不错的表现。银行股因为活期存款占比较大,此次活期存款利率没有上调,不少研究机构都认为这次加息有利于提升银行的净息差。
另外,高负债类行业和企业将因为加息而提高财务成本,从而挤压利润空间。这类行业包括电力行业、钢铁行业、建筑行业和建材行业等,当然也少不了地产行业。
加息后A股何去何从?
评论
12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