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目前企业普遍执行不力的现状,企业管理者都在强调执行并没有错,如今关于企业执行力的理念体系也很完整,执行成为一门学问。很多否定这门学问的观点和论调,其实在执行这门学问里都已经论证和解释清楚了。比如类似“不仅仅是执行这么简单”、“执行不是灵丹妙药”等这类的论调,本质上都是论述者试图标新立异的自我答辩,其实在系统执行的观点里,也从来没有认为“执行”是解决企业一切问题的灵丹妙药。
执行本身无罪。
但是“执行”这门学问在实际执行中,却总是走样。
在实践中的倾向是,当企业高层强调执行的时候,一般并不是谈论如何在企业层面构建执行系统,而是针对如何提高企业中层人员和员工的执行能力。中层谈执行,有时谈的最多的反而是企业层面的执行系统,中层经理的抱怨往往是:企业高层人员不改变,不从根源上和企业层面上解决执行的系统问题,老板只敲打我们是没有用的。员工谈执行,大部分是针对企业管理制度或者中层经理的抱怨:如果工作条件不改善,不合理的激励制度不改变,中层经理不能作出表率,执行不好不能总找员工说事,我们员工都是替罪羊,等等。各个层面的人员对执行的理解都不同,都是站在各自立场谈执行。
就像“小姐”这个称呼,就它本身的含义,原本是有身份、很高贵的称呼,但是在某些地方和某个时候,它代表的意义却走了样。
如今谈“执行力”就像谈论“小姐”一样,“执行”从正统的管理理念落入了红尘之中,人们经常用别样的眼光去看她。
每个人对执行的理解都不一样。坚信自己观点正确的人,都认为其他观点是对执行的误解,都在教育别人:不要错把“女士”当“小姐”。
如今,“执行力”真的变成了容易被人误解的“小姐”了吗?
杂谈企业“执行力”
评论
14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