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娲补天
■ 洪烛
没有任何史料证明她是在造人之前补天的,还是在补天之前造人的。我想,无论她补天还是造人,都是在没有帮手的条件下完成的。最初的神都是孤独的。更何况最初的女神呢。她造人,恐怕正是为了打破这种让她实在受不了的孤独。神就这样获得人的陪伴。
而天是更大的孤独。比她更大的孤独。也是更具毁灭性的孤独。天是漏的,天上布满窟窿眼儿,透风、漏雨、下冰雹、电闪雷鸣、洪水滔滔。不把天修补好,她会被这无限的孤独给淹死的。
于是她成了最初的石匠,最初的泥瓦匠。她修炼了大块小块的七色石,作为补天的材料。她吃力地举起巨石,弥补天的漏洞。我估计她镶嵌在天穹的石头,后来全变作熠熠闪烁的星星。繁星满天,无一不沾带有女娲的指纹,女娲的体温。
在青海贵德,拜访了传说中女娲造人之地,女娲峡,我又去参观邻近的黄河奇石苑,里面陈列着从黄河流域收集的无数奇石。这些色彩斑斓、图案美妙的巨石,都是女娲补天用剩的石料吗?我问石头,石头无语。它们用沉默继续实现着补天神话的剩余价值。
不,它们时刻准备着,准备在未来的天灾中派上用场。
天不漏了,补天的女娲下岗了,可她与天相抗衡的精神还在。面对这一块块无所畏惧、跃跃欲试的巨石,天再也不敢塌下来了。
石器时代,从女娲补天的那一刻,就拉开了序幕。在新石器时代之前,有旧石器时代。在旧石器时代之前,有更为古老的石器时代……女娲,石器时代的形象代言人。女娲的石器不仅顶住了天,还为人类最初的神话挑起大梁。
再美的女神也会下岗的。
沉默的石头,神话里的哑巴胜利者,至今仍在忠诚地捍卫着女娲的荣誉。
这些剩余的石料,原本有可能成为星星的。然而当天已补好,它们也就退役了。我看见的不是一块块石头,而是一颗颗没来得及起飞的星星。它们被遗弃在大地上,但在我眼中仍然会发光,和天上的星星同样地光荣。我把它们视为候补的星星。
2010年9月于青海贵德国家地质公园女娲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