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天内存款准备金率再调高


  自11月10日第五次加息后,19日晚,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从2010年11月29日起,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此次为年内第五次上调,时隔上一次不足10天。此次上调后,一般金融机构的存款准备金率将达到18%,而此前被实施差别存款准备金率的6家银行则提高至18.5%。而18%的存款准备金率已经超过了历史最高点,准备金率连调预示未来紧缩步伐将加快。

    这次央行上调存款准备金率与2010年11月10日央行上调存款准备金率的时间间隔才仅仅不到10天,由此可见央行对于控制通胀的态度十分坚决。而如此高频率地动用货币政策工具在历史上也不多见。在央行宣布上调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之后,欧洲股市大幅走低,由此,央行此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会对股市、大宗商品走势产生负面影响!

  在CPI创下近两年新高、银行流动性充裕,“热钱”过多的情况下,货币紧缩政策进一步出台可以预期。虽然现在央行采取了上调存款准备金率的举措,但也不能完全排除再次加息的可能!上调存款准备金率与加息同属政策组合拳,央行可能希望借此达到组合最佳效果,而存款准备金率再次上调并不能完全排除央行还会采取加息的手段。管理者的货币政策立场很明显正从“适度宽松”转向“紧缩”。至于何时实施进一步紧缩措施一方面要看美联储第二轮量化宽松政策的实际影响,另一方面也要看CPI的走势。

  调整流动性是控制物价必须的措施,但是此次调整存款准备金率不会对CPI产生立竿见影的效果。“墨西哥发生通货膨胀时,曾将存款准备金上调至33%。”郭田勇说,央行的调控目的,将有助于其实现将全年新增贷款控制在7.5万亿内。谢百三警示,通胀的上升比房价的上涨更可怕。如果现有房地产政策持续执行,以后的通胀或更加严重,如果明年强征房产税,很可能引发2位数以上的通胀。

    一个月内一次加息、两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央行的动作传递了决策层阻击通胀、控制物价的决心。过高的流动性投向货币市场,导致货币市场利率走低,甚至和存款利率倒挂,导致银行流动资产收益率持续下降,造成银行经营利润水平下降,不利于商业银行改革的效率与利润的发展。同时,流动性过剩促使商业银行大量持有央行票据,超额准备金高,不仅加大了央行的操作成本和支付成本,货币政策的传导效果大打折扣。因此,央行收紧流动性的举措是势在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