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逸枫:不差钱房企最缺地


谢逸枫:不差钱房企最缺地
 
  2010年10月27日,关于广州市本级2009年决算(草案)的报告》提交市人大常委会审议。广州市财政局局长张杰明介绍,去年全市一般预算收入702.7亿元,加上中央和省税收返还等收入,全市收入总计1031.4亿元。全市一般预算支出789.9亿元,收支相抵,全市财政年终净结余45.7亿元,比年初向市三届人大五次会议报告的净结余11.6亿元增加34.1亿元。其中,广州2009年收入1031亿,土地拍卖收入增近九成。2009年全市基金收入完成405亿元,其中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金收入323.4亿元,增长86.3%。在全市基金收入中,市本级基金收入完成295.1亿元,其中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金收入228.3亿元,增长88.8%。
 
  对房地产行业来说,今年无疑是调控政策最为频繁的一年。不过,土地市场总体依然活跃。2010年前三季度,30个城市土地出让金累计接近9000亿元,同比增长七成。而且大型的标杆房企依旧不差钱,拿地热情不减。整个1~9月份,全国土地市场表现火爆,包括广州在内的30个城市前三个季度累计卖地8922.85亿元,与去年同期的5292.48亿元相比,增长了68.59%,而增幅超过100%的就有14个城市。在具体城市中,上海土地出让收入最多,为1140.97亿元,同比增长64%。在这30个城市当中,二、三线城市市场的活跃指数要比一线城市高。北京和上海成交额同比增幅只有51%和64%。广州三个季度累计土地出让金133.22亿元,同比增长31%。相反,长沙、福州等二、三线城市交投非常火爆,其中,长沙同比增幅为411%,位居增幅榜首位;福州以329%的增幅位居其次。
 
  中原数据显示,截至9月初,北京市仅完成全年2500公顷供地计划的26%。上海完成全年计划的74%,广州和深圳分别完成全年计划的18%和33%。10月8日,雅戈尔、华业地产和张江高科三家公司发布拿地公告,合计动用资金约逾57亿元。上海财汇数据显示,第三季度,除了万科和保利地产外,23家上市房企累计发布了42次拿地公告。业内分析认为,在三季度开发商销售再创新高的情况下,大型房企“粮草”供应不缺乏,拿地热情不减。数据显示,三季度,开发商销售业绩再创新高,万科累计销售金额接近700亿元,保利地产也超过400亿元,前20家开发商卖房收入高达4710亿元。

  大开发商销售回笼资金加快,手中“粮草”充足,拿地步伐似乎并没有放缓。10月8日,招商地产和保利地产以10亿元获得厦门集美地块;华业地产同日以21.94亿元价格竞得北京通州地块。9月末,上海12幅土地成交金额逾200亿,溢价率达50%以上。万科仅8月份就在深圳、长沙、福州、沈阳等地购入商品住宅用地166.5公顷,购地金额78亿。

  6月29日,在广州新政后的第一场土地拍卖会上,民营地产大鳄集体缺席,国企当道。其中,深业南方与央企中铁集团频繁拉锯,俨然这场争夺战的二号主角。与中铁集团不同,深业南方偏居一隅,久耕深圳十一载,名不见经传。深业南方虽然自称“小公司”,但其母公司深圳控股有限公司(00604.HK,以下简称深控)则是深圳最大国有房企深业集团的地产旗舰。在当前地产调控趋紧之下,国字号地产“隐王”深业南方在广州高调亮相,并加紧在华南、华中和华东市场布局,为后调控时代“国进民退”的激进表现再添新注脚。

  80年代看国贸,90年代看地王。“深圳第一楼”地王大厦正是90年代深业集团联合熊谷组公司缔造的地产丰碑。时至今日,深业集团已然是名副其实的“国字号地王”,占深圳国有资产的1/6,其中深圳市政府持有深控43.11%的股权。深业南方则是香港地产红筹平台深控的直属公司。深业控股首席运营官朱国强表示,广州的强势房企在深圳基本上销声匿迹,而在广州也找不到在深圳非常活跃的开发商的影子,除了早已布局全国的A股房企。当这一轮调控进行到一定程度,肯定会给深控留下一定的空间。

  对芳村地王项目情有独钟的深控与中铁几番厮杀后,却无果而终。我们觉得现楼的价钱是9000-10000元,而土地的楼板价就拍到了7000多元,已经远远超过了我们对市场的预期。在两年的开发周期内,楼价上涨20%,才能在此基础上创造利润空间。我们内部判断,未来房价不会出现一年暴涨20%的情况。所以,我们的底线就是接近于现在的楼价。所以,放弃广州地块的原因。我们对珠三角特别感兴趣,比如深圳、佛山、广州、珠海、东莞。我们一直在尝试广州和珠海土地的竞买和收购。很遗憾,价格总是太激进了。采取这种稳健而保守策略可能会吃点亏,但是在调控无法预期的情况下,保持稳健是企业生存的前提。

  荔湾芳村高尔夫球场A、B地块最终被中铁集团纳入囊中,折合楼面价分别为7408元/平方米和7296元/平方米。朱国强给记者算了笔细账:即使严格控制建安成本和其他管理费用,成本应该是每平方米1.1万-1.2万元,已经超过了目前该区域楼盘价格,基本没有太大的利润空间。在当前调控趋紧的情况下,风险比较高。显而易见,深控奉行的是保守主义。同样的一幕曾经在珠海的土地拍卖会上演过。2009年12月3日,深控与格力地产几经激战,终败下阵来,无缘珠海土储。

  深业控股首席运营官朱国强表示,目前深控已有多个项目正在洽谈中,计划今年投资100亿元购地。,在土地市场上,深控屡战屡退,因而甚少为公众所关注。然而,其势不可小觑,按照7月5日深控每股2.21港元的股价计算,其总市值高达77.97亿港元。深控的开发规模和开发能力,已经超过了深圳市国资委直接控制的A股公司的总和。深控可以算是深圳国企中最大的房地产开发商。深控持有的大部分土地储备是通过收购深圳市国资委旗下公司所得,地块较为优质,发展空间较大。

  旗下涉及房地产业务的附属公司就有深业鹏基、深业泰然、深业南方,联营公司有沿海绿色家园有限公司、路劲基建有限公司。根据深控2009年年报,截至12月31日,土地储备1100万平方米,其中不包括两家附属联营公司的土地储备,大部分集中在深圳和广东其它地区,高居65.31%,一部分分布在武汉和长沙等中部城市以及江苏和安徽的一两个城市,目前还没有大面积的推开。

  深控目前正在着重对附属公司进行战略重组和布局,目前我们刚刚完成初步的战略调整,将来按区域划分,深业南方、深业鸿基和深业泰然分别会成为深控的珠三角公司、深圳公司和华中公司。我们目前正在筹建华东公司,现有主体就是我们在江苏和安徽的现有项目,下一步的重点也会在长三角洲地区拓展项目。值得注意的是,在计划扩张土地储备的同时,深控亦在出售已发展的项目。4月,深控售出惠州一地皮,出让价为2亿元,比买入价高1倍。深控的战略就是聚焦,期间可能会出现想收缩发展的城市。

  原因在于深控对这些城市的土地供应和未来一段时间房产供应局面比较担心。在土地价值很小或者市场风险很高的情况下,我们出让的土地基本上集中在长沙、惠州。出让后所得款将着力投在广州、珠海这样的城市。冬眠就是过冬最好的办法。此番拍卖中的“国进民退”是为佐证。此次拍卖并不是外地房企明显增加了,而是本地房企明显退出了。因为整个调控主要是针对一线城市。中央调控不是针对所有的房地产行业一刀切,而是针对北京、上海和广州等一线城市,因此广州开发商就相对谨慎和理智,尤其是不跟国有大型企业竞争,因为他们受调控影响不大。

  2010年10月18日,位于广州市荔湾区黄沙大道的广铁南站地块正式挂牌出让,将于11月25日公开拍卖。这个昔日的百年老站在关闭了五年后,因为超高的出让底价再次吸引人们的关注。毫无疑问,中国地王”亚运城之后,广州时隔一年再推天价地王。

  资料显示,广铁南站地块位于荔湾区黄沙大道,土地用途为居住用地、城市公共建筑用地、城市公共绿地。该地块总出让面积26.1507万平方米,可建设用地面积15.5559万平方米,为广州老城区出让的最大住宅地块之一。该地块挂牌起始价47.9亿元,折合楼面地价9627元/平方米。这是继亚运城之后,广州所出让的总价最高的地块。9627元/平方米的起拍单价也是广州土地出让中单价最高。2009年珠江新城出让最后一幅住宅用地的楼面地价也不过是6029元/平方米。

  作为广州市老城区难得的大面积住宅地块,自然引来不少开发商垂涎,且该地块并没有限户型比例,可建大户型高档楼盘,对开发商更具吸引力。

  广州市国土局对竞买人还是设定了一定的门槛。根据出让公告规定,报名竞买广铁地块的申请人须为已在广州市办理工商登记手续注册资金6亿元人民币以上(包括6亿元)的公司、企业。地块也接受联合申请,但不能分割开发。且凡在广州市行政区域内有严重违反土地出让合同、闲置土地或有其他不良记录的,均不得参加竞买

  竞得人需负责地块内铁路博物馆、詹天佑纪念馆的建设,并承担由此发生的全部费用。该二个纪念馆的设计方案与施工方案应征求广州铁路集团羊城铁路实业发展总公司的意见,同时二纪念馆建成后的权属归广州铁路集团羊城铁路实业发展总公司所有。经初步估算,亮处纪念馆的建设费用合计约1亿元。地块现场铁路通讯电缆、工务、机车、供电等设备的迁移由原用地单位广州铁路集团羊城铁路实业发展总公司负责,费用亦由拍得地块的公司承担,参与竞买者还需拿出现金9.6亿元作为竞买保证金。

  广铁南站近万元的底价楼面价虽高,但也合理。目前老城区的住宅用地已日趋紧缺,附近诸如恩宁路、陈家祠等地块的拆迁补偿标准已经很高,且广铁南站地块附近的房价部分已达2万元/平方米。该地块成交价可能高达1.2万元/平方米,未来如果规划好将可以卖到3万元/平方米。目前广铁南站周边在售楼盘望江好单位的房价也已将近3万元/平方米。

  资料记载,广铁南站始建于光绪27年,是广铁集团历史用地,原为铁路货运站,可谓是百年老站。据悉,当年粤汉铁路兴修时,广州南站被称作黄沙站南站,且是粤汉铁路有限公司的所在地,“中国铁路之父”詹天佑曾以粤汉铁路公司总经理的身份在该站的大楼里办公。新中国成立后,广州南站除了办理货运及水陆联运外,还兼办粤汉铁路的列车编组。至上世纪90年代,广铁南站依然是广州市交通运输的重要枢纽,更曾成为华南地区最大的水陆兼备、站港合一的特等大型货运站,年均货物吞吐量高达525万吨,年均运输收入近2亿元。

  然而近年来,由于广州市实行市区交通限制,广铁南站货运量呈现逐年下降趋势,同时为了配合广州市城区规划改造,2005年6月10日,这个百年老站宣布将停止一切货物发送业务,正式关闭。关闭后的广铁南站,被规划为广州市白鹅潭滨水景观区,并成为荔湾区中心区以及广佛都市圈的核心区域。

  2006年4月,广铁南站就办理《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将26万平方米得土地分为城市公共绿地、城市公共建筑用地、居住用地三个部分,并拟在该地块上建立经适房,然而一直以来没有得到任何的突破。直至2009年,广州市规委会通过《广铁南站地块规划设计条件论证》的审议,根据规划,广铁南站将变身滨水景观区,不仅有独特的城市外部艺术景观,还将出现四个城市广场。根据修改后的规划,该地块上原规划的经适房变成商品房用地,容积率也从2.7提高到3.5,约增加了12.4万平方米的建筑量,并配以3000多套住宅,2万多平方米的公共配套服务设施,作为荔湾滨水核心区的启动项目。

  2010年10月25日,广州新政后首场无门槛住宅用地出让举行,当天推出的南沙两大地块以底价成交,分别由银利电子和南沙置业获得。由于目前南沙购房者以本地自住为主,房价被暴炒空间不大,地块所处区域相对市政配套不算成熟,因此此次拍卖并未受到过往热衷拿地的各大品牌房企青睐。2010年10月26日出让的琶洲商业金融用地,该地块位于新港东路以北、琶洲大道以南,占地面积19742平方米,总建筑面积为98710平方米,挂牌价格为4.8862亿元,折合楼面地价为4950元/平方米。由于要求竞拍企业必须为上市企业,而且总资产不低于人民币600亿元,最终由于无人竞价而流拍。

  作为广州市政府“定向”出让的地块,琶洲商业金融地块因无人报名竞拍,最终流拍的现象,说明“定向”出让的方式存在弊端:一是出让的条件过于苛刻,导致被开发商或500强企业抛弃;二是严厉的新政策调控之下,已经撼动了土地市场的神经,房地产企业拿地比较谨慎和小心,担心资金被套。广州市年初制定的供地计划是5平方公里的住宅用地。但上半年广州仅完成了0.16平方公里的住宅土地供应,仅为年初计划的3.2%。

  广州市国土部门在下半年改口表示,供地至少会维持2平方公里的底线。但即便按这个标准,下半年供地也将会达到1.84平方公里,远超上半年的供地面积。广州今年土地计划供应目标肯定是完成不了,所谓的2平方米公里的土地供应下限说值得怀疑。“琶洲编号AH040218号商业金融地块,作为广州楼市新政细则出台后首宗流拍个案,对后市的土地拍卖市场具有一定影响。

  2010年11月25日出让的广铁南站地块则受到广泛关注。该地块总占地面积26.1万平方米,建筑面积49.78万平方米,是广州老城区罕有的巨无霸项目。其9828元/平方米的挂牌底价创下历史新高。其总竞拍底价预计将接近50亿元,仅次于165亿元起拍的广州亚运城。届时该地块竞拍是否将重现众房企激烈争夺的场面,而最终将花落谁家,被视为岁末广州土地市场的重要观察指标。

  不仅广州,近期国内一二线城市土地市场的供应呈现放量,而成交表现平稳。前面北京、上海等12个重点城市上周土地市场供求平稳。其中住宅用地供应216公顷,较前两周略有下降,但仍处放量状态。同时,29幅到期宅地及18幅到期商办地块全部成交。其中宅地溢价率50%,上海、天津、杭州拉高了总体溢价水平,优质地块依旧以高溢价成交。但总体来看,拍卖过程趋于理性,开发商报价谨慎。另外,近期商办用地供求逐渐增多,但商办物业运营模式复杂,资金周转率低,所以在土地拍卖中,商业地块的竞争往往不如住宅地块那么激烈。以城市外郊重点发展区域地块为主推对象,规模较小,多以底价成交。

  在开发商拿地更为谨慎的背后,是房企三季度负债率的不断攀升,及房地产调控政策持续发力造成的市场不明朗前景。在业已公布三季度业绩报告的44家上市公司中,三季度末手中持有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达到1062亿元,万科更表示其三季度所持资金大幅增长至315.4亿元。多项数据显示,大开发商依然“不差钱”,但其负债率均有较大幅度的上升。在众多热衷拿地的房企巨鳄看来,遇到优质“靓”地还是要拿的,但钱要省着花,以往一掷千金的豪气在目前的气氛下,就显得十分不合时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