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内需发展模式 重庆商贸流通业将有大手笔


  构建内需发展模式  重庆商贸流通业将有大手笔

  消费、投资和净出口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世界各国尤其是大国,始终把扩大国内消费、促进消费升级、培育消费热点作为发展经济的重要任务。而国际经验表明,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都将会发生新的变化。消费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日益增大,而经济增长的动力将由供给转向需求,由生产转向消费。构建以消费为主导的发展模式将消费置于拉动经济增长的“首要”位置,在“十二五”期间,亟须扩大居民消费,增强经济增长内生动力,实现经济发展模式从外需依赖转向内需驱动。调整经济结构、拉动消费、扩大内需是保持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长久之策和立足之本。

  中国发展模式正从主要依靠外需为主的外向型经济转向内外并举,中西部地区的消费前景广阔,国内市场潜力主要在中西部,重庆地处中西结合部,是中国内地版图的几何中心,承东启西、连通南北,还具有水路、铁路、公路、航空等多重运输优势物流成本逐年降低,重庆拥有内陆唯一保税港区的开放优势,“十二五”更好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建立内陆地区开放型经济体系,重庆市商业发展的主要指标将在2010年基础上实现全面翻番。

  综合传媒报道,黄奇帆市长在市委三届八次全会上作总结讲话强调,重庆“十二五”规划建议体现时代要求,顺应群众期待,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把转变发展方式作为“十二五”的主线和主题。过去五年,重庆经济一般投资拉动占60%—70%,消费拉动占30%—40%,出口拉动甚少。“十二五”,重庆的经济拉动40%靠消费拉动,30%多靠投资拉动,20%多靠出口拉动,经济发展方式实现重要转变。

  重庆市商委对“二环时代”商业设施布局规划进行调研,召开座谈会征集意见,形成了专题调研报告; 将商贸流通业发展思路、重点纳入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力争在“十二五”末基本建成长江上游地区会展之都、购物之都和美食之都;策划组织了一批重大商贸项目,初步预计“十二五”将完成商业设施总投资1500亿元,通过完善保障供应的网络体系、加强物资储备和抓基地建设来保障市场供应。

  据重庆商委披露,在未来“十二五”期间,重庆市商业发展的主要指标将在2010年基础上实现全面翻番。到2015年,我市社会商品零售总额将达6000亿元,商品销售总额达16000亿元,会展直接收入超过50亿元,餐饮住宿业零售额达1000亿元,年交易额百亿元以上商品交易市场个数18个,连锁经营销售额达到2000亿元,均在2010年基础上翻一番。

  在主城各大商圈优化调整产业布局中,重点发展现代都市商业,加快流通现代化进程,逐步有序转移低档市场,促进商贸流通业提档升级。笔者认为,“十二五”将完成商业设施总投资1500亿元,发展连锁经营和社区商业,多方齐心协力构建重庆购物之都,这给海内外商家带来投资机会。重庆作为西部大开发德 桥头堡,再加上重庆有3200万人口的大市场,辐射西部 ,商业投资有潜力。


重庆商贸流通产业SWOT分析

重庆商贸流通主要指标五年“六个翻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