割韭菜式拆违疑似巧取豪夺的钓鱼执法


割韭菜式拆违疑似巧取豪夺的钓鱼执法
 
一场大规模的“铁锤行动”横扫三亚,全市多达400万平方米的违法建筑面临覆没。11月25日,三亚市综合行政执法局对田独镇新村村委会山营村小组的14栋、总建筑面积3万多平方米的违法建筑实施强制拆除。(26日千龙网)
一下子拆除400万平方米违建,相当于2009年全市房屋销售面积4倍,三亚“铁锤行动”力度之大、范围之广、规模之壮观,实在让人不得不侧目。然而,赞赏之余,不禁心生疑问,这么多违建是如何“长”起来的?为什么要等到既成事实,才大刀阔斧地强拆?
也许有关方面不难找出一些冠冕堂皇的理由,比如偷建、抢建、强建,防不胜防,执法难度大,不过,如果平时发现一起,阻止一起,处理一起,违建会成气候吗?何至于需要如此兴师动众?而且,三亚市综合行政执法局相关文件显示,外来人非法买卖土地建房的情况就占到违建总面积的一半,如果没有相关部门的不作为或者默许,这些外地违法建筑业主的胆子这么大?
其实,除了相关执法部门日常监管、执法不力,更重要的恐怕还是“钓鱼执法”思维的产物,在当今开发建设热潮中,联系一些地方的做法,用脚也不难想象,如此一拆一建,将会带来多少GDP,平时有意无意地放任,然后来一次强势执法行动,损失的自然是业主,而政府却可以“钓”到更多的政绩,不仅是执法成果辉煌,而且再建业绩更辉煌。
一个三亚市,一次性强拆400万平米违建,虽然表面看可以给政府带来巨大的“收益”,如果一茬接一茬地循环往复“割韭菜”,成果将会更加庞大,可铁锤砸掉的是一个多么怵目惊心的财富数字,如此庞大的执法浪费,不只业主心疼,而且广大纳税人同样心痛,因为只要日常工作做细、做实,这样的损失是完全可以也应该避免的,难道政府责任部门、相关官员不应该为这些损失、浪费买单吗?
不管出于何种原因和动机,这种声势浩大的“铁锤行动”,实在让人不敢恭维,因为它不只砸毁了天价的社会财富,而且砸掉了政府、执法部门的形象。严明执法、公正执法、依法执法,还是从平时做起,从一点一点做起,千万别真的陷入“割韭菜”式或者“钓鱼执法”的怪圈,那样既有违法治原则,更与科学发展观背道而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