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标大战


商标大战

由于缺乏经验,101毛发再生精当初在注册商标时没有注册101,只注册了“象东牌”和“章光牌”——前者用于国内,后者用于国外。可其后随着101在世界的走红,脍炙人口的101就成了治秃的代名词,那两个真正注册的商标却被使用患者忽略了。

这就带来了不必要的麻烦:尽管101是赵章光独有的,但101并不是注册商标,它只能作为产品的通用名称,难以禁止别人使用。国家禁止不了,赵章光更是禁止不了。而101越是享有盛名,假冒的101就越多,市场也就越混乱。

有道是:“风乍起,吹皱一江春水。”几乎是一夜之间,借着101发明人一时的疏忽为滋生的土壤,假冒101泛滥成灾。当时在市场上出现的假冒产品除了“朱氏101”之外,还有郑州“正标101”、“红光101”、“广州101”等 30余种。在海外市场上,日本市场上的“大宝101”、美国发现的“丽尔101”等打着101旗号的厂家和产品不计其数,仅日本国内就有将近100家。

赵章光整日疲于奔命,四处打假,可终究治标不治本。在法律顾问的提议下,赵章光知道,如果想保住101,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就必须赶在别的101的前面抢滩注册“101”商标。

1989年5月底,为保护自己的独家生产权,赵章光又向国家商标局申请增注“101”的商标。无疑,他是幸运的,当他提出申请的时候,国内虽有几十种不同的101出现,但没有一家在赵章光之前申请注册101商标。

1989年9月20日,“章光101”和“101”被国家商标局正式批准注册。

1989年10月4日,我国加入马德里协定,101作为国内6家企业8个商标之一首批提出商标国际注册申请。12月7日,在北京召开的我国加入商标国际注册马德里协会暨首批商标国际注册申请庆祝会上,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副局长甘国屏为赵章光颁发了获准参加商标国际注册证书和纪念牌。这标志着101商标自我保护体系完全形成。

在国外,赵章光率领一干人马设法购买101商标专用权,以挽回信誉。在国内,一旦发现有商标侵权行为,就请工商行政部门协助查处,并诉诸法律。由于运用法律手段保护自己的权益,101产品的侵权现象有所收敛,1990年生产形势好转。

但是,101商标权遭到侵犯并没有因此结束。

在国家明确表示其他单位使用101商标或近似商标是侵权行为的时候,许多假冒101慑于法律的威严,不敢再公开制售101。但在郑州,一种名为“正标

101”的假冒产品却在市场上频频向“章光101”叫板,公然侵犯101的商标权。

这里有必要说明一下所谓“正标101”的发明人徐××与赵章光的关系。

徐××曾与当年在郑州向阳脱发专科医院工作过的赵章光共过事。赵章光北上进京发展后,曾因治疗脱发红火过、出过名的向阳脱发专科医院改名为管城中医院。虽然与赵章光没有联系,但医院依然开展治疗脱发业务,并成立了生产治疗脱发系列产品的“郑州市毛发用品研制厂”,由徐××任厂长,产品取名为“101毛发再生酊”。他们还把系列产品的一种命名为“102”,声称是在101基础上研制的新产品,并经常在报纸做一些广告。

101正式取得国家认可、法律保护的注册商标之后,曾公开要求“正标101”停止侵权。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国家商标管理局、民政部也于1989年底联合发出紧急呼吁,要求保护 101系列产品的商标权。

但是,徐××对这种呼吁似乎无动于衷。1990年5月18日,面对徐××无视法律、屡屡侵权的不法行为,北京毛发再生精联合总厂与赵章光共同委托中国法律事务中心主任、高级律师任国钧,律师张学兵、常建,在《人民日报》等大型媒体上公开发表严正声明说:

目前,我们发现国内有个别厂家以“正标101”的名义生产和销售毛发再生精,这一行为严重侵犯了101毛发再生精的商标专用权。为此特郑重声明,上述厂家应立即停止其侵权行为并公开赔礼道歉。否则我们将通过法律程序来促使上述问题的解决。

然而,这一严正声明并没有对郑州市毛发用品研制厂产生什么作用,他们仍然以“正标101”、“正标102”的名义生产、宣传和销售毛发再生精,使得用户和经销商难分真假,严重损害了101毛发再生精的声誉。

在运用其他方法调解无效的情况下,为维护101的商标权,赵章光不得不第一次通过法律程序解决这场旷日持久的纷争。1990年5月,北京毛发再生精联合总厂向河南省郑州市中级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状告郑州管城中医院的不正当竞争侵权行为侵犯了101毛发再生精的注册商标专用权,要求管城中医院赔偿经济损失1000万元人民币。

可是,这场证据确凿、事实清楚的侵权官司却因各种原因打了好几年。直到1994年11月11日,这场历时4年之久的官司总算有了说法。在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调解下,双方达成了谅解协议:由被告郑州市管城中医院在其曾刊登广告的《河南法制报》上发表道歉声明,承认对101毛发再生精商标及系列产品的侵权事实,赔偿原告北京毛发再生精联合总厂的部分损失,保证以后不再发生类似行为。

直到此时,一场铺天盖地的商标大战,终于以赵章光的大获全胜而告终。那些觊觎101商标的人,在法律之剑的威慑下,这时不得不偃旗息鼓,再也不敢轻举妄动了。

在中国,任何新生事物的出现和发展,都不会是一帆风顺的。中国的老百姓真是苦日子过得太久了,商品经济的大潮使得某些人有些心动、眼热,于是,在赵章光成功了的时候,各种问题接踵而来。但是,赵章光并没有动摇他的信念,那就是:真的假不了,假的也真不了,事实终究是事实。正是在事实面前,这些小小的风波很快就被经济改革的春风吹得烟消云散。而这一次,赵章光真的是胜利了,成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