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新京报》报道了四川天邦达建筑有限公司一份双节客户慰问明细表被曝光。引人注意的是,被慰问者包括四川省建设厅、人事厅、国资委等单位54名官员。2日,记者联系明细单上多名官员,有的拒绝回应,有的否认收过慰问费。天邦达公司上级集团——兴银集团执行总裁李育翰则称,这是内部人员编造的虚假费用清单,四川省纪委已介入调查。
企业逢年过节慰问相关领导,已经成为一种社会风气,或者叫惯例,本来也不算什么新闻。其所以被广大网民关注,是因为这种事被曝光的少。曝光少,又是因为这种事是两家的机密,一切在黑暗中进行,见不得人的。所以,人们虽知有这种事,可要知道谁送了谁谁谁多少,却是非常的难。
这次天邦达公司慰问54名官员的明细单曝光,也说是某网友无意间拣的。我佩服我国网民的细心,去年拣了个公费出国旅游的消费单,今年又拣了这个明细单。也可怜一些人员的粗心大意,这么事关重大,影响领导形象的单据都敢丢,弄得网上沸沸扬扬,让领导的脸往哪里搁。
明细表共有三页,涉及的官员都是方方面面的实权人物,主要有“省人大某主任”、“省政协某主席”、“国资委某主任”等。在“国资委某主任”后标注“费志远经办”,慰问金额2000元,而建筑厅、人事厅、国资委等多名厅官的慰问金是5000元,都是汪朝斌总经理经办。尽管这个公司的负责人一再强调这个慰问计划并未兑现,理由是被“慰问”人没有签字,但这顶多是此地无银三百两的强调吧。
查《现代汉语词典》,“慰问”的解释是:(用话或物品)安慰问候。我就奇怪,企业为什么总爱慰问相关领导?领导有什么值得他们安慰的地方?自己的员工为企业辛辛苦苦地劳作,创造财富,逢年过节不去慰问,以激励他们的干劲和工作热情;反而劳心费力,拿上来之不易的钱去慰问领导?这里有什么奥秘?
据我观察,民营企业(国企也如此),特别是搞建筑的,要想生存下去,没有相关领导的关怀是不行的。首先,要拿到项目,没有相关领导点头,就比登天还难。什么竞标之类的形式,只是表示公平公正的一种样子而已。我的一个堂弟就是国企建筑部门的一个项目部经理,经常与我说到其中的内幕:要想拿到项目,平时得和相关领导联络好感情,逢年过节不用说,就是领导和家人的生日,特殊庆典,也必须去表示表示,领导才会有了项目关照你。他把这个叫做公关。公关好才能有项目做。到了招标时,得送工程款的10%,这是行业潜规则。我住的村里有个做小工程的人,是我的学生,他就公开对我说,他就是挣腐败的钱。
企业要想挣钱,就得把能够左右他们的山神土地都安顿好,比如税务、环保等部门领导。一方面自己有个一差二错、三长两短这些人会高抬贵手,另外也可以在税收、环保等各方面钻点政策的空子,应多收的少收,应少收的不收,至少不会鸡蛋里挑骨头。这个名单里就有省直地税分局杨专员、环保局毛执法大队长等,就是这个意思。平时修好路,走时才方便,未雨绸缪,企业家精得很。他们并不是钱多的花不完,而是要用小钱去钓大钱。你不见这个名单上有的领导是5000元,有的是2000元,少的只有1000元吗?这就是说,按利用价值的大小,分等慰问。
其实,不仅是企业爱慰问相关领导,就是下级也爱慰问上级。慰问既是重要的公关内容,也是官场、职场的一种生态文化。能很好玩转这套文化的,就风调雨顺步步顺利,玩不转的,就处处受阻时时受制。
慰问文化,说穿了就是腐败文化。腐败不除,伴随腐败必然会滋生各种各样的腐败文化。特别是建筑工程领域,潜规则大于明规则,不仅催生着腐败,而且还制造着数不清的豆腐渣工程,害国害民,罪大恶极,为什么就屡禁不止呢?
更多新闻请点击:http://www.cr-citynew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