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大投融功能 引领大产业发展 促进大财源建设
市国资公司产业投融资大有可为
市国资委(公司) 李国芳
发展大产业是黄石市实施“三大战略”的必备经济基础,是培育扩大我市财源的重要路径之一,是我市当前和今后相当长一个时期重中之重的战略任务。如何发挥好国有经济的引领、骨干和辐射作用,为引领大产业发展,加快企业发展方式转变,促进大财源建设提供强有力支撑,强化市国资公司这个产业平台大投融资功能至为重要,大有可为。
一、强化产业平台大投融功能势在必然
黄石市国有资产经营有限公司(简称市国资公司)成立于2 0 0 2年11月,是我市唯一经省人民政府批准设立的国有资产经营有限公司,专司产业投融资,是我市重要的投融资平台之一。
强化市国资公司产业投融资功能,是做大做强国有经济,在发展大产业中充分发挥国有经济的引领、骨干和辐射作用,推进我市“三大战略”的需要。
强化市国资公司产业投融资功能,是优化提升传统产业,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推进国有经济结构和布局调整,促进我市资源城市成功转型的需要。
强化市国资公司产业投融资功能,是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公司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和《财政部、发改委、央行、银监会《关于贯彻国务院加强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公司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相关事项的通知》精神,规范和发展我市融资平台公司,促进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二、市国资公司产业投融资功能初见成效
市国资公司成立以来,在推进我市产业发展方面,较好地发挥了产业投融资平台功能,主要表现在融资、投资、重组、经营四个方面。
在融资方面。市国资公司通过与政策性银行和商业银行的合作,积极争取政策性贷款和商业贷款支持,累计融资1.24亿元“打包”回购28.04亿元企业金融债务;通过企业资产变现和协助企业贷款方式融资1.52亿元三年期偿付冶钢集团所欠信达公司13亿元金融债务;通过省国资委,争取到省政府地方国企改制重组专项贴息贷款融资1.35亿元,用于解决我市改制企业职工安置等问题,两年贴息期内,省财政贴息1555万元,不仅减轻了我市8个项目企业的负担,而且使项目企业7806名职工得到妥善安置。
在投资方面。代表市政府出资5000万元参股省联发投,参与省重大项目投资建设;用采矿权折股6000万股入股大冶有色控股集团公司;持有三鑫公司、宝钢黄石公司股份,持有美尔雅集团和嘉诚产权公司等股权。
在重组方面。成功引进中信泰富,融资20多亿元重组冶钢集团钢铁板块资产;引进瑞士豪西蒙融资20多亿元,重组华新股份;引进人本集团,融资2亿多重组轴承厂等,这些重组后的企业发展迅猛,成为国内相关产业的龙头,并有力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
在管理方面。经营管理好授权企业的股权、产权,实现了企业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累计收取27. 36亿元,实现了国资收益零的突破,不仅为我市财源建设作出了重大贡献,也为支付推进国企改制重组成本打下了厚实基础。
三、强化产业平台大投融功能优势明显
市国资公司是我市现成的重要投融资平台之一,起步早、成本低、载体强。
市国资公司在投融资实践中进行了有益探索,积累了一些经验,取得了一定成效。
市国资公司有较强的资本和资产实力,具备了自身进行大规模投融资的基本条件,同时还具备较强的自身造血功能,因而具备了较强的偿债能力。
市国资公司已投资项目收益比较丰厚,企业信誉良好;而且,随着我市大产业的发展,未来的投资项目质量高、数量多,融资资金有处可投。
市国资公司产业投融资功能的强化,必将大大增强政府的调控能力。
市国资公司成功推进了我市国企改革重组,必将在我市服务大项目,发展大产业中发挥更大作用。
四、强化产业大投融功能措施建议
(一)加强市国资公司自身建设
利用半年左右时间,完成市国资公司和市国资委的机构、人员、工作全部分开,市国资公司按真正意义上的企业法人独立运作,在实施国有资本经营预算之前,每年交足5000万元后留存部分国资收益用于国资运营和产业投融资,市国资公司人员、费用维持现状不变;市国资委继续完善出资企业优质资产授权市国资公司经营管理工作。
利用半年左右时间,积极推进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市财政对市国资公司彻底断奶;市国资委对市国资公司实施业绩考核,促使市国资公司在坚持产业投融资方向的进程中,把产业投融资的规模和水平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今后三到五年,按照发展大产业的要求,坚定不移地实施产业投资细分化;积极拓展融资方式,建立投资项目库;整合授权资产资源,打造若干产业板块,推进发展大产业,为我市实施“三大战略”发挥更大的支撑作用。
(二)集中优质资产自我强化融资能力
利用市国资公司持有的部分股权,担保融资。据统计,可动用对应资产约148.68亿元。
利用市国资公司国资收益留存部分,聚集运营资金直接投资。五年内,确保每年上缴财政5000万元国资收益,余下部分用作市国资公司营运资金。
利用市国资公司授权企业存量资产,吸引战略投资者融资。融资方式和可融资存量资产依据战略投资者意愿商定。
利用市国资公司留存的国资收益部分,担保融资。
利用市国资公司的信誉,信用融资。
条件成熟时发行公司证券(公司股票和债券),直接融资。
(三)明确投资运营方向和项目
1、投资运营方向
主要是根据“三大战略”的要求,重点围绕我市“十二五”规划和八大产业集群发展,集中力量做好产业的投资工作,包括但不限于:集中投向优化提升现有产业项目,国有资本向优势骨干企业集中,打造产业龙头。集中投向接替和高新产业项目。集中投向现代服务业项目(金融、文化、物流、科技服务等)。
2、投资运营领域
包括但不限于:开展相关的资本投资和产业投资、产权(股权)托管业务;开展企业财务顾问、投资咨询、重组并购等相关中介业务。
接收处置国有企业经批准核销的不良资产;打包收购、管理和处置国有企业所欠金融机构的不良贷款。
在不断积累的基础上,通过控股一部分优势企业,参股一部分优质企业,投资证券、保险、金融等领域,不断做大做强国有资本。
3、投资运营项目
包括但不限于:进一步加大市属国有资本进入有色金属产业的力度,在监管和收取已经入股大冶有色控股集团有限公司6000万股权和股权收益的基础上,在发展壮大我省千亿元有色金属产业和我市有色金属产业集群进程中,寻找投入机会,加大市属国有资本的进入力度,主要考虑进入的项目有:大冶有色循环经济产业园项目总投资45亿元,包括有色金属深加工项目,稀贵金属工业园和鄂东南公路物流及信息中心等五个项目,全部投产后预计销售收入300亿元。
进一步加大市属国有资本进入钢铁产业的力度,在宝钢黄石公司实施三期扩能工程项目中,加大市属国有资本的进入力度,主要考虑进入的项目有:宝钢黄石公司三期扩能工程项目,包括年产20万吨冷轧机组生产线、15万吨连退机组生产线项目,总投资3亿元。
进一步加大市属国有资本进入煤炭产业的力度,按照省政府要求,筹建煤炭交易配送储备中心,计划总投资1亿元;省煤投拟重组工矿集团,利用工矿集团存量资产进入新公司。
进一步加大市属国有资本进入水泥建材产业的力度,重点积极推进华新集团增资扩股,在吸引产业投资者投入进程中,寻找投入机会,加大市属国有资本的进入力度。
进一步加大市属国有资本进入服装产业的力度,重点在建银股份处置所持美尔雅集团债转股股份进程中,寻找战略合作机会。
进一步加大市属国有资本进入机电产业的力度,重点在国家相关资产管理公司处置所持东贝集团债转股股份进程中,寻找战略合作机会。
进一步加强与央企和省联发投、省鄂西圈投、省交通投和省长江投等省企的联系和对接,发挥市国资公司产业投融资平台的引领作用,利用省国资委作为省各投资平台出资人的优势,积极争取相关项目落户黄石。重点推进深圳盐田港和黄石港务集团的重组合作,加快新港物流建设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