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成技术鉴定后,赵章光已不再只满足于做一名发明家了。发明只有经过工业生产过程,转化为社会需要的产品,才能真正实现它的价值。借着经济改革的春风,何不办个属于101的工厂。他把想法找贾守荣一说,正中老贾下怀。
当时正值我国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时期,赵章光的设想不无道理。开办工厂,一来可以解决由于人手不足造成的手工灌装不能满足市场需求的矛盾,二来通过生产和销售101,有利于101这项优质产品走向全国乃至世界各地,为更多的患者造福,同时也可为合作双方创造不可估量的经济效益。
但是,办厂所需的20万元投资又从哪里来?几番磋商,最后双方决定:由贾守荣以科委的名义向银行贷款4万元,再用101技术作保贷款10万元,赵章光自己解决6万元。
资金解决后,在管城区郑新里,他们找到一个旧旅社作为厂址。与新招来的工人一道将房子打扫干净,添置了必要的办公设备。
而后,赵、贾、别三人经过仔细商量,决定将厂名暂定为“郑州市101毛发再生精厂”。产品原来叫“101生发酊”和“101毛发再生酊”,他们想来想去都觉得不妥,最终定名为“101毛发再生精”。
紧接着,他们又为产品的商标动了一番脑筋,最后根据赵章光的意见,注册了以赵章光家乡“象东”命名的“象东牌101”的商标。
1987年3月29日,筹备已久的“郑州市毛发再生精厂”在中原大地正式宣告成立。担任这家集体所有制企业厂长的是101的发明者赵章光,贾守荣和别文烈也一起加盟毛发再生精厂,与赵章光请来的原乐清县委书记王振元分别担任副厂长。在成立大会上,前来祝贺的有关领导对该厂给予了很高的希望。赵章光当场宣布:凡经该厂脱发病研究室检查,确系斑秃、普秃、全秃者住院使用该品3个月不萌新发,免收一切费用。
这家因陋就简办起的工厂迅速投产,一瓶瓶101毛发再生精生产出来,装进纸箱,立即运上提货的汽车。当时,全厂的干部、正式工和临时工加起来一共48人,人数不多,规模也小,平均每月生产成品90000瓶。在投产后的半年内,创产值103万元,利润24万元,并开始小批量地打入国际市场。
贾守荣和别文烈,一位是原科委主任,一位是原卫生局长,比较熟悉业务,再加上有101这样好的产品和赵章光这样的合作者,他们形成了“最佳阵容”,各显其能,一时干得有声有色,不仅在短时间内形成较好的经济效益,而且产生了理想的社会效益。半年多的时间里,郑州厂与长沙、西安、上海、武汉、南京、广州、韶关、成都、重庆、自贡、桂林、大连、烟台、连云港等地的医疗单位合作,开设了近20家脱发专科门诊, 用101解除了许多患者的痛苦,受到普遍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