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这次下 跌[email protected],坊间流传着各种说法。本月1号人民日报海外版刊登一篇评论员文章:《中国股市,下一个20年怎么走》,其中提到,要警惕和打击操纵市场的国际资本大鳄,文章对11月12日"黑色星期五"提出了另一个原因,即"某著名外资投行在这期间翻云覆雨,导致A股大跌,并蓄意牟利"。 新闻纵横值班编辑梁宏卿采访到了这篇文章的作者,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石建勋,石建勋教授指出,作为外资投行的高盛在11月12日前后的行为带有明显的投机意味。 石建勋:高盛公司可能是在11·12当天向投资者群发的一些邮件,包括短信,这样的话我觉得这是市场上有这种说是散布谣言也好,说是诱导和误导也好,是有这种嫌疑的。 11月12日上午很多股民都收到了一份高盛提供给中国客户的报告,其中赫然提示:近期中国央行连续性的货币政策,很可能引发加息预期,建议客户卖出手上获利的全部中国股票。 12日上午10点,香港恒生指数开盘大跌,上证指数和深成指也随即下探,午盘后一路暴跌。然而,高盛在10月末,则发布了一份题目为《2011年前景:增长的堡垒》,报告言之凿凿地说积极看好2011年中国投资的前景。 在石建勋教授看来,中国现在越来越成为国际投行机构看好的市场,国际投行的言论和立场也越来越影响中国投资者的决策,而相比之下对于国际投行操纵市场的行为,国内预警和监管机制十分薄弱,同时相关法规的不健全也让一些国际投行有空可钻。 石建勋:比如说互联网上发个消息说印花税明天早上就调,这种消息到处在网上传播,第二天引起股市大跌,这种谣言怎么去找他?怎么惩罚他?比如说像高盛那样,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向客户群发,你可以向客户推荐一种股票,可以说你买一种股票,或者不买一种股票,但是你向一个客户,群发了一种对于一个股市,对于整个市场大的变动的群发信息,我觉得这是一个非常严重的事件了,这两种情况我们现在的法律法规没有。第三个方面我们跟香港的法规不接轨,高盛在香港群发,那么香港的这些投资机构一惊恐的话就卖空中国内地股票,因为很多公司在香港上市两地上市的,有一个投行在中国内地发了很多对香港不利的消息,引起香港股市的大跌,管辖的问题香港监管机构又没有办法管中国内地的机构,我觉得第三个问题就是两地的监管还要加强合作。我觉得不论从法律、法规和监管合作机制上,都需要马上健全,因为你要不健全的话,一个是资本的国际化,特别是股指期货,股指期货一起来可以两面做,整个的市场我觉得在这个方面就可能要失控。 虽然也有观点认为,一份报告引发股市暴跌有些夸张,但此次事件不得不说已经走过20年的中国资本市场还远未成熟,中国的投资者,特别是中小投资者投资心态的脆弱。在石建勋教授看来,只有加强管理,完善法规才能够最大限度地降低投机所造成的资本市场波动。 石建勋:从中国的股市来讲,一个是我们本身的市场基础就比较脆弱,投资者又没有识别这些谣言的能力,从大的中国的中资机构来看,监管层对国际投行的,我们叫国际资本大鳄的这些手法也是没有很好的应对办法。这就是一个金融市场的话语权和主导权的问题,同样一件小事情,比如说投行可以把我们政策调控这个东西放大,把可能的效应放大,大家都朝这种效应出去以后可能就出现羊群效应。
中国股市须警惕国际资本大鳄
评论
14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