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帝欲让谁亡 必先让其疯狂
A、铁路疯狂
2010年12月1日,铁道部最新修订的《铁路旅客运输规程》和《铁路旅客运输办理细则》开始实施,新规中对退票改签等方面做出调整。其中,关于动车组列车与普通列车“待遇”不同、低价位与高价位的人为“分割”等规定引起全国民众的愤慨。
铁路新规中,普通列车火车票退票、改签须在开车前办理。也就是说如果赶不上火车,车票将作废。乘坐动车的乘客如果错过了车次,持动车组列车车票可以改签改乘当日其他动车组列车,不受限制。而在以前的规定中即便是误了车,只要是在开车后两小时以内,旅客还可以申请改签,票并不作废。铁道部门有关负责人认为这是“为了维护正常的乘车秩序,不可能随意改签。”
笔者在今年下半年曾亲自遭遇过二件令人火冒三丈之事。乘坐的动车晚点二个多小时还是没来,众旅客要求改签下一车次的动车或普快列车,但被告之不行,只能退票后再排长队购买车票,否则当日车票作废。铁道部的目的昭然若揭,就是要从你衣兜中抢30%的退票费。至于列车晚点,只是虚情假意地表现抱歉,没有说明晚点的原因。
还有几次是乘坐高铁,所购的车票上显示是无座号,但一上车却发现车厢里面只坐了三分之二的乘客。还有一次车厢里面只有十七名乘客。但笔者所购的车票却是无座号。竞想不到国家拿全国纳税人天文数子银子建造的高铁或动车,其管理水平差到如此地步,真的令人惊厥。如果真的管理水平差到这步田地,总有一天说不一定两车相撞死个几百人也是早晚之事。
为什么只有普通列车火车票作废?对于收入不高而又错过了时间的人来说是雪上加霜,没有考虑部分消费者的权益?除此之外,新规里还规定持低票价席别的乘客不得在高票价座位的车厢停留的歧视性规定,普通列车乘客或持低票价席别车票的乘客难道就低人一等不成?
其实坐火车如同做生意订合同,双方在法律上是平等的。可现在不管老百姓同意与否单方面把规定改了,而改规定收益者是改规定的单方。铁路因管理上差劲而晚点可以不对乘客赔偿,而却规定乘客的车票作废,这分明是垄断部门强势凌弱、嫌贫爱富和维护单方面自己利益的“霸王条款”。这不仅违背了社会和谐的主流价值观,不利于缩小贫富差距,而且严重的表现为服务行业与消费者之间的脱轨!在中国式的法律面前,法律理应要保护弱势群体。
现在中国的垄断集团,已不是在“为人民服务”了,而是在“为人民币服务”。这在毛泽东时代是决不可能出现的,也是决不可能容忍的!不拉出几个出来弑头枪毙是镇不住邪恶的!!以上笔者说道“人民铁路”不为人民的话题,下面再不能不恶心地说一下油价问题。
B、石化疯狂
据2010年12月03日新京报:成品油定价机制调整改革方案已经上报国务院审批。调价周期可能从22天调整为10天。成品油调价或不必层层审批。笔者认为此次成品油定价机制改革方案不能称之为“改革”,依旧还是小打小敲的“改良”而已,最终还将以失败告终。原因很简单,一个已完全不是以为人民利益为宗旨利益链的垄断集团,能够自阻财路么?因此,千万不要相信这帮榨骨吸髓的垄断恶霸们能够“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的。
据了解,此次调整对于现行《石油价格管理办法(试行)》(下称《办法》)的整体定价框架不作变动,调整主要集中于两方面:调价周期缩短和调价方法简化。调整最大的就是缩短调价周期。依照《办法》,我国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实行的是“22个工作日+4%”原则,即“当国际市场原油连续22个工作日移动平均价格变化超过4%时,可相应调整国内汽、柴油价格”。
此外,成品油的调价方法也将从层层报批变为自动调整。目前,成品油调价的进程基本是,国际油价变动触动成品油调价机制后,发改委确定调价以及调价幅度,然后层层上报国务院批准,国务院批准后,发改委下发调价通知,各企业据此调价。新方案实施后,国际油价触动成品油调价机制即调价,层层上批这一手续将取消,成品油最高零售价格自动调整。
笔者认为,虽然层层上批是个形式主义,但最起码对油企垄断恶霸们想涨时就涨价还起到个审批延时作用。但这下好了,取消了“层层报批变为自动调整”,这到是更加便利了垄断恶霸,为想何时涨价就何时涨价、想涨多少银子就涨多少银子大开了一路放行的绿灯。理由有一大堆,首先是与国际油价接轨。而接轨几年来却了涨十降一,国内的油价比国际还高出一大截,尽管国人的收入比老外收入也是少出十大截。油企体制垄断轻而易举地将投资和暴利成本转嫁给了广大的中国老百姓消费者,所以才有今天这种涨多跌少的局面。成品油价如不与原油价的绝对值以及人民币汇率挂钩,不管用什么样的周期,都会使它背离原油价格,进而再让石油集团获取非法利润。
上月至今的全国性油荒是油企垄断恶霸一手制造的,如川陕交界绵延数十里的加油车,是对油荒损害经济效率的有力控诉。油企垄断恶霸尽管自导自演了这一震惊中外的骇人听闻的严重损害中国经济的恶性大事件,但它们一点不慌张不骇怕,并有恃无恐、无可畏惧地叫叫嚣年底“油荒”方能结束,根本全然熟视无睹“油荒”已对社会的稳定起到了破坏性地作用,使中国社会更加的动荡不安,给老百姓所带来的生计压力严重后果。
由此可见,油企垄断恶霸不仅扰乱了市场周期,加剧了通胀恐慌,降低了中国经济效率,让市场更不安全。但与此同时,国人不禁质问是谁在给油企垄断恶霸撑腰打气?谁又是幕后的推手?
尽管如此,作为典型的油企垄断恶霸对“油荒”的解释是:“产能不足”和“拉闸限电与公路物流是车用柴油荒主因。”据资料显示,截至2009年底,中国原油一次加工能力由2000年的2.76亿吨猛增至4.77亿吨,21世纪以来的10年,中国炼油能力激增72.8%,中石化已成为全球第三大炼油公司,中石油位居第八。作为产油和炼油大国,中国产能绝不紧张,所谓产能不足供需紧张更是无中生有的胡说八道。
据国家能源局等部门预计,2010年由于全国将新增炼油能力2000万吨以上,成品油市场,包括柴油市场总体仍将供大于求。今年以来,中石油、中石化等炼化企业一度担心柴油产能过剩。另据国家统计局的统计,今年前三季度,全国柴油的产量同比增长了15%以上,产能达到近9000万吨,根本不存在产能不足的问题。 此外,拉闸限电与公路物流就更不是柴油荒主因。据《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网站及其它相关媒体报导,今年以来我国公路物流没有明显地激增,拉闸限电也是部分地区政府为了所谓年底的“低碳”政绩而采取的短时间的行为,影响的是部分地区而且影响力不大,决不可能引发全国性地全面油荒。
日前,经济学家叶檀指出:“在产能过剩的预期下,中石油、中石化两大巨头为了消化库存,一开始加大出口,甚至不惜低价出口。来自海关的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成品油出口2102万吨,同比增长23.4%,其中9月份成品油出口209万吨,柴油出口36.81万吨,同比增长25.3%。同时,海关统计显示,9月、10月,成品油出口均价明显降低。早在今年5月,《第一财经日报》报道,两大巨头以低于国内成品油税前价10%的价格出口海外,同时在国内一再谋求上调成品油价。”
“从历年情况看,我国大致存在以下几种油荒模式:油价大幅上升而成品油价不升时,油企会有赌气性油荒,主要表现在炼油厂大检修、市场只有求饶;过度储存型油荒,在油价节节上升、成品油价格上升时,油企笑逐颜开库存大规模增加,不料市场风云突变,只好扩大出口,而忽视国内的需求;还有逼宫型油荒,炼油企业亏损,油企就会借口成本上升,上市公众公司需要由市场定价,减少对民间油商的批发,造成民间商人无油可卖,只能关门大吉。”
“近日,全国工商联石油业商会已上书商务部,建议培育多元化的石油市场主体,建立公平的市场准入制度,推动民营石油石化企业进入石油上中下游各领域;建立可交易的石油交易平台,希望大小企业都可以进行交易,从而放开石油进口权。让处于监管下的民企有序进入,开放民营大油企的进口权,是解决油荒的治本之术。”
不过,笔者认为中国只要垄断与利益链条存在和恶性臌涨,中国式的油价就永远不可能与国际接轨。老百姓只能忍气吞声,冷眼旁观,任其垄断恶霸们胡作非为。西方有一彦语说得好:“上帝欲让谁死亡,必先让其疯狂”。
授权状态:本文为搜狐汽车特约稿件,只代表个人之观点,不代表任何机构。
另无搜狐汽车允许授权严禁转载, 若非转载请注明该文出处和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