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蛮生长的时代已经过去,随之而来的是全球化、信息化、休闲化和生态化的共同挑战。 2010年元月27日,第40届“世界经济论坛”在达沃斯开幕。全球2500多位政治、经济界领袖,再次聚首这座瑞士小城,共同破解“后危机”时代的世界经济大棋局。在“后危机”时代的大背景下,今年的论坛主题“改善世界状况——重新思考、重新设计、重新建设”,引起了全世界政、商、学界代表的强烈共鸣。在这样一个变化调整、破旧立新的时代,重新思考、重新设计和重新建设是何等重要。世界迫切需要通过重新思考来形成新共识,通过重新设计来谋划新蓝图,通过重新建设来构筑新生活。
今天,中国正在以史无前例的速度全面融入世界,“中国”已经成为达沃斯年会无法回避的关键词。当中国日益成为国际舞台上的主角,达沃斯的“中国热”已经不再是热衷于讨论中国的迅速崛起,而是更关注中国未来的变化将会给世界带来怎样的影响。在全球各国致力于“重塑后危机世界”的行动中,中国应该如何唱好这出“重整河山”的时代大戏?每一个区域、每一个城市和每一个企业,又该扮演怎样的角色?
伴随高歌猛进的城市化与汹涌澎湃的工业化,整个中华大地成为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火热沸腾的巨大工地,透过轰鸣的机器声,穿越林立的巨型塔吊,一场轰轰烈烈的国土整治运动正遍地开花。与此同时,在经历了三十年的野蛮生长之后,中国这艘巨轮已经驶入经济发展的深水区,开始从“摸着石头过河”走向需要卫星导航定位的阶段,面对“新四化”的挑战,无论区域、城市还是企业、个人都必须要重新审视自己的生存之道与发展之路。
与后危机时代的世界一样,中国正面临一系列深刻的变革,王志纲先生将之总结为“重整河山”。重整河山怎么整?是挑战也是机遇,在中国“新四化”建设的征途上,每一个区域、城市和企业都将面临一次重新洗牌,每一个决策者都将面对何去何从的生死抉择。
世界是平的。如果把中国经济比作一盘象棋的话,那么沿海、沿江、沿边就是其中的“车、马、炮”。车:直线,勇往直前;马:迂回,与时俱进;炮:跳跃,跨越发展。面对全球化浪潮的洗礼,三个中国又该如何在全球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大格局下谋篇布局,抢占制高点,摒弃传统的发展模式,闯出一条创新发展的道路,从而成为未来区域经济的龙头?同时,面对从“引进来”到“走出去”的历史巨变,中国企业又该以怎样的战略和策略拥抱世界,实现“四老满意”,践行“和谐世界”的共赢目标?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昨天,我们当互联网是工具;今天,我们当互联网是玩具;明天,互联网也许只是道具,是我们得以拔离双脚从地面飞升而起的平台。人类正在从工业时代走向信息时代、网络时代。过去百年来,汽车、钢铁、建筑等传统支柱行业渐显疲态,以互联网为代表的现代信息技术革命,正在导致包括生产方式、生存方式、交往方式、组织方式、思维方式在内的人类整个存在方式的全面而深远的变革。WTO的国际大背景和信息技术的网状发展交织在一起,使得IT无疆。信息技术作为国家的核心竞争力已经出现:美国硅谷的半导体和因特网、英国伦敦的创意产业、爱尔兰的软件、印度的IT外包、中国台湾的IC制造……每一股国际势力都在加紧利用和激烈争夺中与中国“亲密接触”。面对信息化时代的挑战,中国的区域、城市和企业又该如何抓住这一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实现产业结构的升级换代,区域经济的做强做大,城市肌体的重构涅槃?
“三个地球”才能支撑中国未来的高速发展,这已并非危言耸听。长期粗放型的经济增长,中国的能源强度是世界平均水平的4.71倍,效率低,浪费大,环境污染严重,酸雨区占国土面积的1/3,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已超过美国,居世界第一位。作为世界头号碳排放国,从原始生态到破坏生态,再到重建生态,中国谋求低碳生态发展的道路已刻不容缓。金融危机催生了以低碳经济为代表的新技术革命,绿色复苏带动全球经济找到了新的爆发力和增长点。目前世界低碳产品和服务行业创造的收入已经超过了航天产业和国防产业的总和,绿色产业正成为全球经济新的支柱之一。低碳经济的争夺战,已在全球悄然打响,能否在低碳经济领域占有一席之地,对中国的每一个区域、每一个城市和每一个企业,是挑战,更是机遇。在这一场涉及生产模式、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和国家权益的全球性革命中,每一个地方该如何在落实节能减排,践行生态文明的同时,找准切入点和突破口转变增长方式、调整产业结构,扮演领先者的角色,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一个成功的实践胜过一千打纲领。当全球政要、商界巨头、学术泰斗在达沃斯围绕中国未来的发展慷慨陈词,坐而论道的时候,中国的一家民间智库早已开始了对中国发展前沿课题的探索与思考,并通过市场委托的方式奋起践行,努力寻找破解未来中国棋局的钥匙。进非洲的“中国首家海外经济特区”到大湄公河流域的“金三角”重构,从中俄国界的黑河、佳木斯、牡丹江的“两国一城”到中朝边境的大图们江战略重启,从“海西经济区”的新城战略到风生水起的北部湾“东盟之门”... ...
从策划大三峡到打造休闲平台,从构建互联网城市的E托邦计划到生态城市的低碳经济探索,从科技园区的“孵化器”到3G时代的“移动谷”... ...
打开《重整河山》,你将看到一部活生生的中国“新四化”时代背景下的清明上河图,一部几乎囊括东西南北中的区域、城市以及企业各自寻求发展之路的历史画卷,一部系统阐述中国“新四化”时代战略之道的鲜活读本。
2001年春节,王志纲亲赴达沃斯考察第31届“世界经济论坛”;2008年9月,王志纲与达沃斯论坛的创始人施瓦布在中央电视台的《对话》栏目中不期而遇。后来,有人问到达沃斯与工作室两家不同机构的价值,王志纲认为,达沃斯既不同于排他性的官方论坛,又不同于逐利型的企业论坛,作为一个不依附任何政府组织的民间独立机构,其价值就像茶壶的茶垢,经过了三十年的品牌积累与沉淀,时间越长价值越大。对工作室而言,如果说咨询公司是真刀实枪的武人,那么我们就是武人中的文人;如果说传统智库是坐而论道的文人,那么我们就是文人中的武人。
再过十五年我们这锅老汤,经过不断地添料和熬制,也必将价值连城,飘香世界。
王志纲工作室/房晓 |
更多精彩内容请点击:http://www.wzg.net.cn/
想保证博客的稳定与信息安全吗?快来,一键备份博客大巴文章到新浪博客!请点击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