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妈妈评审团”去管管毒奶粉


  何不让“妈妈评审团”去管管毒奶粉


矿难一多,不是 去找体制上的毛病,而是政府衙门借机升级半格,让副部长们当部长。2005年“为适应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监管和煤矿安全 监察工作,强化监督执法,促进安全生产形势的稳定好转,国务院决定将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调整为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正部级)。”

最近毒奶粉沉渣泛起,还乡团又回来了。不是去对失职的监管官员抓的抓毙的毙,而是马上又成立了高半格的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

每多一个政府部门的建立和升格,就意味着要多花纳税人的一笔钱,除此而已,还能有啥?不妨回顾一下他们当年发下的誓言,多么充满豪情,多么舍身忘己。为什么如今黑不提、白不提?

2003年5月,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升级为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郑筱萸成为首任局长。此后,“假药盛行,酿成了一起又一起惨案”。郑筱萸对此身有体会,临刑前他在“遗言”中道,“并不是权力越大越好”,“当官一定要负责任”。

官员的责任从何而来,多设机构,多提级,多花纳税人的钱。郑筱萸用事实做了回答,此路不通。

中国食品安全为什么不把牢,就是缺少一个讲科学的体制。谁去监督政府官员,什么什么权力,还有媒体都归你,食品安全还能不出问题?

为此,本博秦全耀十分着急。昨日从报上看到“妈妈评审团”的报道后心生一计,何不将“妈妈评审团”改为“妈妈官员监督团”派下去,派到卫生部、质检总局、工商总局,让她们去像监管网民那样监管部长局长处长那些当官的,准管用。别不放心,老秦不跟你们争权夺利,“妈妈官员监督团”可由全国妇联代行管理。

“妈妈官员监督团”完全可以请些下岗女工、家庭妇女,还能解决不少就业问题。“妈妈官员监督团”比起成立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要更省钱,更实用,更解决问题。
一物降一物,官员怕民妇。

信不信,试试,也给中国体制改革增加块试验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