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子怡被“扫黄打非”,章迷去了哪里?
葛红兵
章子怡被“扫黄”了,泼墨这等事儿在中国是很奏效的,一泼一个黑,百口莫辩,说有曰无,说无曰有。
章子怡被“打非”了,一揭“地震捐款”这事儿,全民都愤怒,地震捐过款的激动,地震一毛不拔没捐过的也激动。
章迷阵容庞大,但是在扫黄打非面前全体沉默,他们成了王小波笔下著名的“沉默的大多数”。
可见,这场扫黄打非工作,做得非常到位,幕后是高人操盘。
从泼墨和揭绯、揭黑的手段来看,应该是一场民间的而非官方的扫黄打非,是由民间操盘手操作完成,也以民间恩怨为导火索。
既然如此,我们的半官方的新闻机构又何必跟着气势汹汹、不依不饶?既然如此,我们半官方的爱国且道德至上的网民又何必参合别人的民间恩怨、帮着叫阵呢?
看别人下棋,我们可以不说话,更重要的是,我们有沉默权。
说实话,我很同情章子怡。这个女人不容易,在国际上为中国争过光,获过不少大奖,是中国的文化名片之一。中国文化界在国际上被认可、得奖的多么?不多。
但,她最近被“泼墨”门、被“诈捐”门了。
这就差不多要毁了我们的 “章国际”了。
人无完人,更何况,章子怡不过是一介女子,一个演员。
“一个演员”,意思是她不是什么大老板、大官僚,她只是一个搞艺术的,她无能一言九鼎、开口喷金,比如在某某国际场合,她呼吁捐款,现场有人口头认捐,之后,她并没有强制执行力,去要求别人真的拿出钱财来……
至于她自己的认捐额,这应该是她的一个错误,有点儿严重,既然公开认捐,就应该亲自落实,差了16万,这是哪门子事儿呢?自己再忙,认捐的事儿也该认真对待,不应该简单地交给手下,交给手下去办,也应该事后检查。
“一介女子”,说的是她可能会生活上滑边,比如有点儿绯闻什么的。名人多数关系复杂,包青天在世难断名人案;名人多数在明处,暗处的操盘手我们看不清,绯闻就是这样出台的么。
绯闻多是“莫须有”,但是,古往今来又都是时时奏效的杀人利器,尤其是对女人。
其实,“绯闻”这等事儿,男人会有的,女人也会有;老人会有的,年轻人也会有;前人有过的,后人也会有。这就是人无完人,更何况,还是一个事儿多、场面杂的名人呢?
有的人是只许自己有不许别人有,别人一有就激动,就要扫黄,这个很虚伪——我一个朋友说,“许多人把章子怡当梦中情人,思想很滑边,却不允许章子怡的‘莫须有’滑边”,说得很好啊,一语中的;
有的人是自己没有(或者是以前有过,现在没有),就希望别人也跟自己一样没有,希望人人都是圣人,这是我们国家的优良传统——都希望别人是圣人,希望别人白璧无瑕。别人不圣人,有的人就生气,就要扫黄。这种人大抵多是认为别人不圣人,就会伤害自己,无论是从民间的角度,还是官方的角度,别人不圣人都是对自己做圣人的利益的侵害。其实,这种攀比心理要不得,多数攀比的结果是大家都不圣人——民间扫黄互相“泼墨”就是这样发生的。
而我关心的是章子怡的庞大的粉丝团队,为什么集体失语?想起一个著名诗人,他被**了,大家都很同情,以为他**了,但是传出来的是莫须有的“嫖娼”,大家都不约而同地“噤声”了。
道德至上的人们啊,你们很容易被“道德”二字弄得“冷漠无情”,生出刽子手般冷血的心。
用道德杀人容易,只要你举起道德的屠刀,手起刀落就可以,且你们会得到多数人的喝彩。
但是,你们岂可不知,真正的大道德不是在别人不道德的时候落井下石,举起你威严的屠刀,而恰恰是在别人不道德的时候伸出你宽容的大手,施以同情和怜悯。那个拿撒勒人基督自愿被钉在十字架上,为的正是罪人的救赎。
用自己的血为别人的罪救赎,要比举刀放别人的血惩罚罪人——其道德要高尚百倍。
想来,这场“民间”的针对章子怡的扫黄打非运动还会进行下去,下面会有什么新手段新方法出台,谁也无法预料,扫黄打非一“民间”,一“泼墨”,事儿往往都会出人意料。因为民间的扫黄打非手段多数超过官方。
但是,无论如何,章子怡还应该是那个演员章子怡,她演过很多好戏,我们还是要承认的。
“七”乐无穷,尽在新浪新版博客,快来体验啊~~~请点击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