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正月初一,是虎年的首日,使我由“虎”而联想到“彪”。《说文解字》:彪,从虎,从彡( shān)。“彡”:“象其文也。”说的是虎的外部文采。另有一种不同的说法,宋周密《癸辛杂识》(续集下):谚云:“虎生三子,必有一彪。”彪最犷恶,能食虎子也。予闻猎人云,凡虎将三子渡水,虑先往则子为彪所食,则必先负彪以往彼岸;既而挈一子次至,则复挈彪还;还则又挈一子往焉。最后始挈以去。盖极意关防,惟恐食其子也。类似的民间谚曰:“三虎必有一彪,三鹰必有一鹞 ”。又曰:“三虎一彪,九狗一獒”。
说到獒,很多人便立马想到藏獒。但真正的獒,据说是这么得来的:当母犬一胎生九只小犬时,便将它们单独关于狭小之地,不闻不问不喂养,这样经过一个月,然后打开,遂发现仅有一只小犬成活,经饥饿、厮杀而仅存的胜利者,才堪称为獒。 再说回彪来。彪,本从虎字,但虎字添三撇为彪,是虎而非一般之虎了!通常母虎只产两崽,极偶然也会生第三崽,这便是彪。第三,便是多余的。彪因先天不足,多瘦小孱弱,仅一身褐色绒毛,而无虎皮的黑色美丽条纹。母虎便不认这丑怪之子,不喂其奶,且踢咬驱赶,甚至将其叼至饿狼出没之蛮荒之地,遗而弃之。虎本兽中之王,一旦沦为遗弃之彪,便成众兽之敌,倍受凌辱。故彪在哺乳期便多夭折。然而,一旦幸存,那彪竟极其威猛凶残。可以想见,彪在炼狱般环境长成,常因饥饿而食枯叶败草、动物残尸、啃泥土石块、饮污水脏泉。为生存而学会飞山越涧、爬树攀藤,常与各种威猛且凶残之兽搏杀,终于煎熬长大,征服种种困厄危难,啸声似狼嚎、如狮吼。但凡恶霸出现,彪即闻风而至,血战到底。遂练就勇猛无比,搏杀后无暇舔血吟伤,即奔向另一战场。经百战而获超凡之生命力,其寿堪比老龟。 说彪至此,便想到80后独生子女,往往因为备受关注而缺乏生命力。从社会生态和教育的角度而言,我很担心,太长时期的独生子女政策,将会导致更多无能的“啃老族”而降低民族素质。前不久,在成都电视台与袁岳等嘉宾同台做了一档谈话节目“这里是成都”,话题是如能生二胎、你敢要吗?我的发言就赞同生二胎,至少要在教育和社会生态上,设法改变这种独生子女的非正常状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