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然和刘婷婷也可能被时代正面记忆


周明华
山东新泰市“80后副局长事件”再起波澜。人民网网友发帖指出,此次被破格提拔的“80后副局长”,存在任职年限明显不够、以“面谈”取代“面试”的程序硬伤,多重违反中央规定;在23岁拟任国资局副局长的王然传出系组织部领导准儿媳之后,中新网博友再揭出消息,25岁的拟任人民法院副院长刘婷婷,其姑父为原任新泰市政法委书记、副市长苗丰平。(2月26日《东方今报》)
 

有人说,对此事的报道已感“审丑疲劳”了,窃以为,不可!我们还应追踪下去。因为事关80后的时代正面形象问题的该事件演变至今,两名核心人物王然与刘婷婷,注定将被我们社会所记忆,注定会触发我们社会的就业思维神经。日前,从电视访谈上看,我当然佩服这两名女孩的“少女老成”和滔滔辩才。但若绕开公众持续不断的违规破格这道核心命题,纵有口才也无法消解公众悬疑;而新泰市委副书记丁翊强辩称,他们要通过此方式吸引人才。这一说法也单薄,新泰显居全国百强县之27位,说招不来人才,估计无人能信。
 

笔者这里暂且不说新泰市根本就不存在招不到人才这一推诿之说,先承认丁翊强的“思贤如渴论”存在。但“破格吸引人才”是不能建立在违法与违规的基础之上。我国《公务员法》明文规定,公务员晋升职务,应逐级晋升。特别优秀的或者工作特殊需要的,可按规定破格或者越一级晋升职务;而《公务员职务任免与职务升降规定(试行)》第19条更是明文规定,公务员晋升乡科级领导职务的条件之第三款:晋升乡科级副职领导职务的,应担任科员级职务三年以上。
 

从考进公务员队伍再经过一年试用期,从科员到副科级,再到副局长,几乎“上空翻三次”的王然,23岁当副局长,照此推算,估计在4岁时就被母亲送进小学校门了;同样,刘婷婷25岁当副院长不是说不可以,但现任助理审判员她,颇似百米跨栏冠军刘翔般神速,从考进公务员越过试用期,再从助理审判员跨步,连跨审判员、副庭长、庭长直至副院长四级。再怎么有才,也不至余这么破格连拉吧。当前,我们社会的就业不公已够严重了,公众之所以持续不断地关注此事,并非他们闲得手痒,而是监督用人腐败、填平由“背后有人”酿成的“用人不公鸿沟”已是迫在眉睫。
 

为此,我劝王然与刘婷婷不妨来一次华丽转身,面对这次汹汹而来的广泛质疑,没必要硬挺下去,而且要学会主动放弃,生活与官场原本就是一个平衡场,心理放宽、放远一些就好了。以后的路还很长,不如主动要求不做副局长、副院长,重新从科员和助理审判员做起。果真那样,这更能彰显一名中国时代知识青年胸中的责任感、使命感、公平感。我国官场潜规则的沉疴的确不浅,如果能牺牲你们个人的一时之利,换来整个国家干部任免体制的及时而深度的痛觉,那“王然和刘婷婷”这两个名字,必将被更多的人记起,当然,这种记忆是正面的,不会再带任何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