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固穷】
----------------
但这显然不是道德的本质,更不是人的最高境界。孔子的回答非常简单,但内涵却极为丰富:“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
君子本来就应该是常常走投无路的。孔子这个回答很冷酷。对于子路这样的对道德抱有那么大信仰的人,这是一个很沉重的打击。实际上子路对于道德的有效性抱有这样的信仰,从某种意义上讲是迷信。
孔子用这样的办法来彻底打破他的迷信:你不要以为你做了好人就有好报。我告诉你,做好人不一定有好报。如果你认为做一个君子处处都能够行得通,到处都能受欢迎,那我告诉你,错了。恰恰相反,君子正因为他讲道德、讲原则,他追求进取却又是有所不为,所以他常常是被掣肘的,时时是被雍阻的,往往是行不通的。所以,君子固穷。
【老师的小红花】
----------------
比如幼儿园老师会跟小孩说,要做一个好孩子,做个好孩子就是道德行为。可是孩子如果反过来问老师一下,老师,我为什么要做一个好孩子?我做一个好孩子有好处吗?
老师说,你做一个好孩子,我今天就给你发一朵小红花。这朵小红花是什么呢?就是道德行为的有效性。你做了好孩子了吧,你得到奖赏了。现在子路没有看到奖赏,没有得到小红花,反而是七八年来到处碰壁,一筹莫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