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春运,似乎都成了客居他乡的国人痛处——在车厢里成为毫无尊严的“软体动物”,在厕所里椅子下或者过道里煎熬支撑;在车站背着被褥迎着寒风排队等候,拖儿带母全家守候着回家的希望;或者千辛万苦寻不来两张车票而委身于票贩子,让他们的投机取巧和里外勾结榨取打工辛苦的血汗钱。而这些,在逐渐成为习惯的国人眼里,早就成了一道难以跨越的门槛。所以,当东莞的东站站长和书记帮着乘客翻窗而被免职的时候,众人理所当然的愤怒了。
的确,从客观上讲,他们被免职的理由充足而且恰当——组织不利,管理不善。火车临开车了,还有大量的旅客堵在站台上,还有孩子的哭啼,大人们想不出办法的焦急,这些当然不是一种井井有条的秩序;而帮助他们上车,也是组织和管理水平低下的表现。从那些站着说话不腰疼的官僚那里,这正好是个典型,正好能够排解大家对于铁路运输各种环节的不满情绪,正好可以通过“替罪羊”来表达他们“人民铁路为人民”的衷心愿望和坚定决心。
可民众不是傻子,谁也看得出“组织不利、管理不善”的真正动因:中国的铁路里程号称世界第三,亚洲第一,但是也就比印度多了那么一点,平均下来也就每个人五公分,卖废铁都卖不了几块钱,而且动不动就修高铁收高价,让出来务工做小买卖的老百姓坐不起;大量的票让票贩子收走,不要说什么实名制,且不说只在几个地方“试点”,就是全搞成实名的也有钻空子的方法。老百姓都得回家,大多也只能靠坐火车这一种出行方式,火车站能不堵能不挤,这管理能善组织能利么?
又要马儿不吃草,又要马儿跑得快——这种典型的强盗逻辑的出现,目的显然不是为了保障人们的利益。上不了车,宁愿要车站的秩序,还是想办法确保旅客都上车?秩序固然重要,但是在老百姓迫在眉睫的利益可能要遭受损失的时候,放弃本身就不能保证的秩序,让人们都觉得满意一些,难道不对吗?世人都知道“两害相权取其轻”的道理,这到了铁路管理部门咋就行不通了?可见,他们要的,也不是让人们真真正正的满意,而是通过这么一个官僚程序,让大家觉得他们也是在为春运“出力”。的确,这平时也没个机会瞅见他们做出什么实实在在的东西来,这时候再不出点风头,表彰时可就没机会了。
秩序是一种程序,而百姓的利益是实体,没有后面这个实体,秩序再好也不重要——大家都排好队,一个接一个,但是就是没票没车,车来了也上不了,还要这秩序干嘛?况且秩序的混乱也不是人家站长说了算的,就像苏乞儿给皇帝说的,乞丐有多少,是皇帝说了算丐帮说了不算的,天下太平人人兴旺谁愿意去当乞丐啊?火车要不晚点,车票天天都有,谁愿意去挤去堵啊?!要是铁路管理部门真在乎秩序,就把百姓的工作都做好,让人人有车坐,人人能安心,真要那样了,谁又不愿意安心排队秩序上车呢。可惜,这些简单明了的道理,却要通过免职两个好心的基层干部来蒙蔽,却要在客观不能实现的前提下强调所谓的“秩序”,真是可悲之极。
记得去年的春运,湖南一个女孩被拥挤的人群挤到了站台之下,为此付出了生命的代价,今年呢,她的周年祭也快到了吧,免掉两个站长书记就能避免涌向铁路的人群么?不知道她在天有灵,能不能对这样的做法感到些许的认同和欣慰呢?
为被免职铁路站长叫好的理由何在
评论
8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