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统计局最新的数据显示,在拉动2009年GDP增长的“三驾马车”中,最终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52.5%,拉动GDP增长4.6个百分点。第二是投资,其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92.3%,拉动GDP增长8个百分点。第三是国外需求,即“净出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负44.8%,下拉GDP增长负3.9个百分点。
简单而言,2009年经济增长了8.7%,投资一项就几乎占去了全部的经济增速。与此前多年的数据相比,2009年中国经济的典型特点,是投资的高速发展,几乎抵消了由于外需不振导致的出口衰退,加上消费的相对坚挺,保证了中国经济走出2008年底的困境。
然而,在“调结构”的关键之年,尽管我们预期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将逐步回归正常化,2010年的投资仍然会保持高速增长。
目前,各地的两会已经纷纷召开,从各地汇总的数据来看,除去经济较发达的几个省市,各地均定调经济增速在两位数,其中投资仍然是经济增长的“不二法宝”。笔者不愿赘述各地推出的雄心勃勃的投资计划,总体来看,各地要上的项目仍以基础设施建设为主,辅以各种民生工程,如经适房等等。
这样一种现象也告诉我们,经济发展并不完全是“计划式”的,我们相信,北京上海等地仍然希望经济能够高速增长,无奈受到各种客观条件的制约,再大的野心也必须让位于现实,经济学也认为投资发展到一定阶段,维护和折旧的费用将会超过新上投资,导致实际投资占比不断下降,尽管这种情况在中国发达省市并未明显出现,但“投资疲态”却已是不争事实。在这些已经逐渐出现“发展症候群”的地区进行结构调整,发展附加值更高的服务业,不是政府病急乱投医,却是经济发展的必然需要。而从相对落后的地区来看,依靠投资“惯性发展”,不仅省力,而且省心——效率高而发展快,何乐而不为呢?
因此,当我们看到经济高速发展、投资贡献巨大时,也需要看看中国经济面临的现实状况,分层次地对中国经济进行简单梳理,不仅能够得到对未来的启示,也能够获取对中国经济更深的了解。
“七”乐无穷,尽在新浪新版博客,快来体验啊~~~请点击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