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宜扩大中西部高等教育规模


    优化区域布局结构,设立支持地方高等教育专项资金,加大对中西部地区高等教育的支持,实施中西部高等教育振兴计划。新增招生计划向中西部高等教育资源短缺地区倾斜,扩大东部高校在中西部地区招生规模。鼓励东部地区高等教育率先发展,加大东部地区高校对西部地区高校对口支援力度。(第7章第22条)
    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提出要“加大对中西部地区高等教育的支持”,“加大东部地区高校对西部地区高校对口支援力度”。我认为,不宜对所有中西部高校扩大规模。
    高等教育布局不能与人口布局平衡,这一点与基础教育不一样,因为基础教育是就近上学。高等教育布局要与就业人口布局相平衡,因为这样有利于高校了解市场需求,而且经济发达地区有更大的财力来发展高等教育,保证了高等教育的投入地区与受益地区相一致带来的积极性。所以在发达国家,高等教育的分布与就业市场分布平衡。如美国经济发达的东北部和西海岸就是高校云集之地。根据麦可思调查,中国东部发达地区吸纳了约60%全国2008届大学毕业生,东部发达地区是大学生的主要就业地区,而东部发达地区培养的2008届大学毕业生只到占36%。高等教育在东部发达地区应该占到相应比例。
    有人会问,这样会不利于中西部生源上大学吗?大学教育可以在异地完成,如纲要所指出“新增招生计划向中西部高等教育资源短缺地区倾斜”。其实,中国生源人口正在大量下降,发达地区的生源下降最快最大,东部发达地区的高校产能过剩将非常严重,这些高校将被迫向中西部地区索取生源,索取经济发展的高素质劳动力。如果发达地区取消高职的高考录取规定,现有的招生体制也阻挡不了高职生源向发达地区流动。对于中西部大学生源和家长,能到发达地区就读大学,就有更好的就业和教育资源。所以无论是就业市场的要求,或是生源下降都会导致中西部生源向东部发达地区流动,这是自然规律。所以西部较差的高校赶快抓质量建设,在未来的生源竞争中生存下来,西部不宜开办新校。
    那么,谁来建设西部呢?就算是西部高校培养的大学生毕业生,近37%的2008届大学毕业生流向东部,这不是高校布局能解决的。中西部要解决的不是发展高校保留地方大学生源,而是增加对毕业生的吸引力,这样才可以留住本地区毕业生,吸引省外毕业生回家乡工作。这一点也非常困难,因为美国南部和中西部的毕业生是大量流向东北地区与西海岸,一个像中国这样的大国的地区之间的经济差别是长期存在,是自然规律。对于大学毕业生来讲,留在什么地区工作,要取决于就业吸引力,而不是高校所在地。地区之间的差异可以通过国税杠杆来调整,而不是违反经济规律。在高校布局上,应该通过税收调整“授人以鱼”,而不是违反规律来“授人以渔”。

“七”乐无穷,尽在新浪新版博客,快来体验啊~~~请点击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