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上“隆中对”
随着网络的普及,互联网成为中国公民行使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的重要渠道。2008年6月20日,胡锦涛总书记在人民网与网友在线交流,2009年2月28日和2010年2月27日温家宝总理两次与网友在线交流,总书记、总理与网民先后交流带动了各级官员的网络问政之风。今年两会上,代表委员们更是表现出了浓厚的网络情结,他们纷纷与网友在线交流、主动回应网友关注的热点问题、在发言中多次谈到网络、开设博客微博听取网友意见、网上“晒”议案提案……互联网已经变成一个触手可及的议政厅。
在互联网时代,党政干部公开电子邮箱、开博客、与网友在线交流、邀请网友座谈,代表委员“编织”两会“围脖”(微博)、网上“晒”议案提案,网友跟帖、“灌水拍砖”……互联网上“隆中对”,成为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载体。
“网络问政要持久,关键在于制度化和常态化。”贾宝兰委员认为,应当把网络问政纳入到相关的监督体系,对网民反映集中的热点问题,要限期答复办理的结果,还可以推举一些网民代表参加听证会等,真正发挥网络问政在政策制定中的作用。
网络是一个工具,是人们表达思想、交流感情的工具,但网络也是双刃剑,需要规范和稳步推进。
互联网上“隆中对”
评论
4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