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国联军侵华事件始末
——在天津电视台“这是天津卫”系列节目讲稿
义和团兴起
1898年,以武力反洋教的义和团运动在山东兴起,其后席卷华北,震撼京津。清政府企图借助义和团的力量去排斥列强。这使列强深感惊恐不安,各国公使一再向清政府施加压力,限令尽快镇压义和团,并不断制造出兵中国的舆论。同时,各国以“保护使馆”的名义,组成特遣卫队进京,并调集大批战舰到大沽口外示威。
八国联军
所谓“八国联军”,是指1900年以军事行动侵入中国的英、法、德(普鲁士)、俄、美、日、意、奥(奥匈帝国)等八个国家的联合军队。八国联军前期由英国海军将领西摩尔率领,开始时总人数约3万人,后来有所增加。八国联军发动侵华战争的借口是保卫使馆与侨民。
最后通牒
1900年6月15日,各国海军将领召开会议密谋夺取大沽炮台,控制津沽通道,当晚派日军300人登陆。6月16日,八国联军向大沽炮台守将、天津镇总兵罗荣光发出最后通牒,要求“暂借”炮台,限17日凌晨2时以前交出炮台。当天下午,俄、英、德等国的小分队相继登陆,配合日军小分队占领塘沽车站,为包抄进攻炮台预作准备。罗荣光义正辞严地拒绝了联军的无理要求,并积极准备迎击来犯之敌。
炮台失陷
6月17日凌晨,在俄国海军中将基利杰勃兰特指挥下,八国联军战舰10余艘悍然从海面和炮台后侧向大沽炮台发起猛攻。罗荣光率领官兵开炮还击。双方鏖战6小时,共击沉击伤敌舰6艘,打死打伤敌军130多人。后因弹药库被敌炮击中,守军处境极为不利。6月18日凌晨5时,日军攻占北岸第一炮台(西北炮台);6时,英军攻占北岸第二炮台;7时,大沽炮台全部失陷。罗荣光率军退到天津后,自杀殉国。
聂公战死
大沽口炮台陷落,八国联军登陆,直逼天津。天津提督聂士成率部抵抗。7月5日聂军与义和团合力围攻紫竹林租界激战八昼夜。7月7日8日两天,美、法等国援军赶到租界,9日凌晨八国联军6000人开始向驻守八里台的聂军反扑。由于兵力悬殊,聂军陷入联军重重包围之中。聂士成沉着指挥,与联军激战两个多小时,后因弹药匮乏,聂士成率部突围至八里台今聂公桥附近。聂士成身先士卒,浴血奋战,双腿受伤,营官宋占标劝他退下,聂士成奋然横刀跃马挺立桥头督战,并向左右说道“此吾致命之所也,逾此一步非丈夫矣!”话音未落,一发炮弹在附近爆炸,聂士成腹部被弹片击中,肠子流出体外数寸,聂士成依旧岿然不动。这时又被子弹洞穿头部、胸部,血流遍体,壮烈殉国。
联军总攻
聂士成的牺牲使清军失去了指挥,使防御天津的力量急剧衰退。7月13日晨,八国联军约1·4万人。分两路向天津城发起总攻。左路由俄德两国军队组成,俄海军中将阿列克谢耶夫任指挥,从火车站沿海河直攻东北角、三岔河口一带;右路由英、日、美、法、奥军组成,日本福岛少将任指挥,从海光寺直扑天津南门。其余2000多人的军队驻扎租界和火车站,作为后援。清军2万余人拼死抵抗。美英法奥等国军队仍进至城墙。清朝守军马玉昆部和何永盛部凭城反击,义和团在城外濠沟和苇丛向联军射击,毙伤联军800余人。
南门失守
7月14日,凌晨5时,一部分日军扮作义和团战士欺骗守军打开了城门,并用炸药炸开南城墙一段。联军乘机一拥而入,占领了南门。南门失守后,坚守天津城的清军与义和团和腹背受敌,不得已撤出城外。天津城落入八国联军之手。直隶总督裕禄兵败后于8月5日自杀。
积尸数里
联军攻破南门后,天津城中大乱,市民纷纷向北门方向逃去,街道一时拥挤不堪。联军在城中心的鼓楼上架起机炮,对准百姓射击。“自城内鼓楼远东门外水阁,积尸数里,高数尺。”城外各通衢大道堆积着被打死的市民尸体。海河竟出现漂尸阻流的惨状。
烧杀抢掠
联军攻入天津城,公开抢劫三日。长芦盐运使衙门、天津道衙门以及造币厂的银库均被洗劫一空;其他当铺、钱铺、首饰店、商店和大户人家所有钱财衣服“一时都尽”。繁华商业地区如估衣街、锅店街、竹竿巷、宫南宫北大街等,也轮番遭到洗劫。为了寻找钱财,联军在城内外到处掘地刨坟。联军在抢劫的同时,还奸淫妇女,尤以俄军为甚。为掩盖罪行,联军纵火烧城,繁华竞逐的天津都市成为一片瓦砾焦土。
都统衙门
八国联军攻占天津城后,对天津城实行分区占领:日军管理东北方,美军管理东南方,英军管理西北方,法军管理西南方,并成立“天津都统衙门”(后更名为“天津地区临时政府”),对天津及其周围地区进行军事殖民统治。
火烧圆明园
八国联军占领天津后,1·8万人的联军分两路沿运河两岸向北京进逼,开始对北京进行进犯。8月4日,联军进兵北京。8月14日,北京外城陷落。8月15日,联军向北京内城及紫禁城进攻,火烧圆明园。8月16日,慈禧太后化装成平民,带着光绪皇帝等仓皇逃往西安。
辛丑条约
1901年9月7日,清政府全权代表庆亲王奕劻(kuāng)、直隶总督李鸿章与英、美、俄、德、日、奥、法、意、西、荷、比十一个国家代表在北京签订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内容包括中国赔款白银4亿5千万两、允许各国驻兵北京、天津、杨村、军粮城、塘沽与山海关,拆毁大沽炮台、北塘炮台与兵营,拆毁天津城墙。
事件尾声
11月7日,李鸿章在北京病逝,袁世凯署理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1902年袁世凯将直隶总督衙门从保定迁至天津。1902年8月15日,袁世凯与都统衙门办理交接手续,天津城管理权得以收回。
理性反思
八国联军在天津的野蛮暴行,使天津人民遭受了历史上空前的大灾难,给天津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无法估计的损失。这段惨痛的历史,天津父老刻骨铭心,永世不忘。但我们冷静下来,反思事件起因——慈禧太后为首的清朝统治集团“招抚”义和团,重金悬赏捕杀洋人,结果:外国侨民与传教士被杀,教堂被焚,铁路被拆,租界被进攻,而慈禧竟然同时向十一个国家宣战……——在对八国联军侵华暴行进行谴责的同时;对于腐败透顶的清政府之肆意妄为,也不能不进行理性评析。
结语
回顾历史,汲取教训,我们要牢记“落后就要挨打”的箴言,努力建设我们的祖国,使国家繁荣富强,使人民幸福安康,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八国联军侵华事件始末
评论
5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