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格联:有二次房改就会有三次房改


                          申格联:有二次房改就会有三次房改

    中国的民主政治最集中的表现应该是人大和政协的参政议政制。每年都要召开的代表大会,每个代表都要有针对性的提案,正所谓“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 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代表虽然称不上专家,但可以成为官员,是各阶层、各层次利益的代表官员,履行的是提议案、议议案但不用执行议案的“说话权”。各级政府对正式提案和议案有办理执行的责任。这是我国民主政治的特色。

    30余位全国人大代表提出的深化二次房改加快住房保障法立法的议案,已经列入本次人大会议正式议案。议案核心内容是,确立住房是准公共产品,由政府主导提供房屋住房服务,供应对象是中等收入家庭,根本目的是解决夹心阶层的住房问题。

    在社会舆论和上百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推动下,二次房改有了实质性进展。宗庆后和迟夙生两位代表议案的核心内容都是,确立住房是准公共产品,由政府主导提供房屋住房服务,供应对象是占城镇人口60%左右的中等收入家庭,根本目的是解决夹心阶层的住房问题。概括起来,就是“三种住房制度,三类供地方式,三支队伍参与”(三三制)。

    “三三制”的内容以及对房地产行业和房价的影响肯定是深远的,这里我不予评价。我只是想告诉大家:有二次房改就会有三次房改,有三次房改就有四次房改、五次房改。中国永远都会有中等收入阶层,而且稳定的社会结构就是中等收入阶层居多的纺锤型社会结构。每年都会有百万的大学生进入社会,进入到大城市求职,而中小城市和乡镇农村主动进入的应该是“流水”。

    “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房价既然不能往低处走,人才就可以往低处流吗?我希望我们的子孙后代生活越过越好,房子越住越大,赶不上二次房改赶三次、四次、五次房改!在广州近郊的村民(在城市化的进程中正变为市民)虽然不能享受土地分红股份的人口增值(因为各村土地有限和固定,第一次按每户人口摊分土地股红后就没有再随各家人口的增加而增加土地红股。也就是说各个家庭的土地股份不会再增加,只可以继承现有的格局),却也可以享受二次、三次、四次房改的福利,这就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色。土地是公有的,集体所有可以征收为国有,70年的房屋私有使用权期满后也可能变为国有-------

    愿伟大的社会主义祖国日益富强、日益昌盛!

“七”乐无穷,尽在新浪新版博客,快来体验啊~~~请点击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