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公开而公开必然闹“笑话”
鲁宁
“这是个笑话——不久前搞政府政务公开,有工作人员不慎将名单发布在了政府网上,结果被别有用心的人看到,并借题发挥,以至于现在被炒得沸沸扬扬。”说这话的是河南省商水县委宣传部长孙培中。“这是个笑话”的说法,被中国新闻网当作了“河南商水官员回应‘28名秘书事件’”的主标题。
同为新闻从业者,我读到这则“笑话报道”,即判断出这是一则“公关报道”。商水县所在的周口市,官方报纸广电一家不缺,更不用说还有省里一应俱全的媒体,若想就“28名秘书”向社会各界作出澄清或说明,何必舍近求远弄出个“中新网周口2月25日电”来?
由于使用了“别有用心”和“借题发挥”的刺激性词语,商水县委宣传部长这番话,十之八九会被评论人“咬”住不放,甚至对这位县委宣传部长“口诛笔伐”一番也很有可能。
然而,不管率先把“28名秘书”名单发到网络上晒的署名“爱大树”的网友是否“别有用心”和“借题发挥”,该网友不加甄别以谬传谬地把“28名秘书”搬上网络渲染,以及更多网友和时论作者纷纷就事论事加以嘲讽和质疑,的确闹出了笑话来。
在国内,县级政府机构之臃肿是多年难除之顽症,这个事实谁也不敢公开否认。不过,再臃肿也不至于一个科级的县政府办公室会配置28名秘书。撇开“别有用心”和“借题发挥”不议,却也说明评论需要以常识作为“基质”之一。缺少常识的评论多了、滥了,久而久之,难免会沦落为“言论八卦”,逐步失去读者和受众。
就某些世相,评论和网友跟帖采取嘲讽和质疑本身没有错——错的是没有选准对象。在“28名秘书事件”中,最该嘲讽和质疑的不是秘书的多少,而是商水县政府办公室对政务公开内容事前审核的极端不负责任。就算如商水县委宣传部长孙培中所言,县政府办公室编制内的会计、司机之类在机关内部俗称“秘书”,也当在正式上网公布办公室构成人员名单时将“俗称”纠正过来。
“不负责任”仍不是闹此笑话的症结所在。真正的问题在于此笑话所折射出来的地方政府部门对政务公开的不自觉和不情愿。上面有规定,时势又催逼,不公开肯定不成,那就被动应付了事,才出了这般洋相。
现如今,从乡镇一级算起,每个层级的政府机构都有自己的政务网站,截至去年末总数超过4.5万家。可就在几天前,以政府网站信息公开为视角,通过抽样数理分析,中国社科院发布了《中国地方政府透明度年度报告(2009年)》,显示过半政府网站不及格,主要涉及政务信息陈旧、错误、残缺、缩水、张冠李戴、查询迷宫及“避重就轻”等一系列问题。这当然不是网站运营的技术难题,更不是网络建设缺资金的问题,而是公开政务信息不痛快、不情愿的问题。如是,不少政务网站浪费纳税人的钱,变成花瓶摆设的状况长期难有改观,不时闹腾出“28个秘书”的笑话也势所必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