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杯“一捧雪”


玉杯“一捧雪”
----------------
明朝嘉靖年间,太仆寺卿莫怀古曾救助汤勤,并将其荐于当时权盛一时的严世蕃。汤勤却撺掇严世蕃向莫家索取家藏古玉杯“一捧雪”。
莫怀古以赝品献给严世蕃。严世蕃得到古玉杯后,不知是假,非常高兴,但汤勤认得杯的真假,将真相告之严世蕃。严世蕃非常愤怒,命人到莫府搜取真杯。
莫怀古害怕再被严世蕃逼交古玉杯,于是弃官逃走。而严世蕃却在朝上上本弹劾莫怀古并派人追拿他,在蓟州将莫怀古拿获,并命蓟州总镇戚继光就地将莫斩首。戚继光欲救莫怀古但无计,莫府仆人莫成愿舍身救主,莫怀古因而得机逃往古北口。
为保住玉杯“一捧雪”,莫怀古不惜丢官、弃家舍妾,几经辗转才回到中原。

渎山大玉海
----------------
元世祖忽必烈入主中原后,为大宴群臣犒赏将士,特意用一块巨大的玉料制作了一个气势磅礴的大玉瓮,重达3.5吨,可贮酒30余石。世事变迁,几经辗转,元人傲视天下的气概和气势终究没有持续多久,被徐达赶回了漠北。而渎山大玉海也流落于西华门外的真武庙内,成了道士的腌菜缸。
直到清康熙重修真武庙,才将“渎山大玉海”移至大士像前,并在内贮水堆石以示南海普陀之意。几年后,乾隆皇帝发现了流落于玉钵庵的“渎山大玉海”,便“以千金易之”,放在北海团城的承光殿中,又命人在承光殿前修建一座小亭,名“玉瓮亭”,将“渎山大玉海”4次琢磨修整后新配了一个底座,一齐立在亭内。自此“渎山大玉海”才结束了流浪在外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