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山子


玉山子
----------------
玉器雕刻发展到清朝,开始流行玉山子,就是随玉的山形雕刻出各种图案。家里摆放出一个玉山子,体现财富的同时,也体现出一种文化。
雕刻于乾隆时期的大禹治水图,是现存最大的玉山子,所用的材料取自著名的玉石产地:新疆和田。它有多重呢,一共5300多公斤,用一辆5吨的卡车才勉勉强强能把它拉走。当时,既没有卡车也没有汽车,所以光从山上搬到山下,就用了三年的时间。然后,原石运到北京,再运到扬州加工,又是6年的时间。使用轴长11米的特大专车,前面用一百多匹马拉车,后面有上千名役夫扶把推运,遇到冬天则泼水结成冰道在上拽运,每天只能走七八里地。
好大喜功的乾隆,花费偌大的人力物力,也不外乎是想证明国力的强盛,文化的强盛。

玉玦
----------------
鸿门宴上,项羽的谋士范增要杀掉刘邦,项羽不想讨这个便宜,大丈夫,有本事的话,真刀真枪在战场上决一胜负。餐桌上杀人,岂是像我这样的英雄所为。所以,范增多次对项羽使眼色,并用玉玦示意,让他下决心干掉刘邦。项羽一直装作视而不见。
因为玦是耳环的演变,所以相比较其它玉环,玦有一个缺口。在鸿门宴以后的历史中,玦演绎了各种各样的功能,比如用来做信物。有些帝王如果对底下的大臣有所不满,而又不想直接的表达出来,也会想到送大臣一个玦,表示我要和你决断。这样,如果事情还有转机,大家见面也好说话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