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歌退出中国市场,一场美国梦的终结


今天一早看到了谷歌关闭在华搜索业务的消息。

 

审视谷歌的发展历程,谷歌几乎可以说是一个很完美的美国梦。在谷歌之前是微软,但微软成为桌面操作系统的霸主用了差不多20年,而谷歌只用了10年。并且谷歌霸业的完成还未看到终止的迹象,它是如此庞大,庞大到你身边的每一个与互联网有关的服务甚至产品都与它息息相关。谷歌的主要产品就是创意,所以你可以带宠物狗上班,可以在公司乱转,甚至在上班时间可以到公司的游泳池游泳。这一切貌似的与一个国际化的大公司格格不入,但在谷歌看来无关紧要,要紧的是你必须为公司提供源源不断的创意。

 

谷歌的业务核心是内容搜索,而内容搜索的核心是客观,正如新闻报道的核心是真实客观一样。内容搜索的特性,从诞生的那一天开始,就决定了它是不能被过滤和筛选的。因为被过滤与被筛选的内容搜索,你无法分析内容的外在含义。比如,突发新闻事件的搜索数量本身也是这个新闻非常关键的分析点,搜索这个新闻事件的地区、时间段、来源地址,可以分析地区人群对新闻事件的关注程度、关注意向。而这些信息一旦被过滤与筛选,分析的可靠程度呈现的是指数下滑。

 

谷歌在决定进入中国市场的时候,肯定考虑过搜索结果被过滤、筛选的问题。而事实上,几乎每个国家都会存在内容过滤的问题,但问题是我们的过滤标准非常低。因为我们这个国家的新闻审查制度是如此的坚固。在我们这个国家的传统里,新闻报道须是有目的与倾向的:有些事情是需要目的正确,不能站错立场。正因为如此,谷歌现在的退出是不是对最初的误判的挽回呢?这种可能性比较低,谷歌进入中国搜索市场的时候已经面临了重重的审查,因此对于新闻审查制度的不满并不是最近才有。

 

那谷歌是想牺牲中国的搜索市场来换取自己在顾客眼里的“价值正确”吗?曾经与谷歌关系不错的苹果公司,其电脑产品很早之前就进入中国市场。遗憾的是苹果从未考虑在中国进行本土化,虽然在苹果的产品里早就内置了简体中文作为标准的内置语言,但其坚持的仍然是独立的价值判断。苹果产品的设计某些设计为人诟病,如不可拆卸的电池、惊人的发热和不友好的使用方式。然而很多年过去了,苹果因为其坚持赢得了忠实的用户群,甚至危及诺基亚作为移动电话霸主的地位。对于产品的妥协意味着产品的贬值,苹果明白这一点。

 

从不妥协的谷歌即使遭受大量的非议仍然要刻意进行数字图书馆的计划,仍然要进行街景拍摄计划。他们难道就不能老实一点?“闷声发大财”应当是一种更好的盈利方式。不,使用谷歌服务的人当然不知道谷歌是不是对搜索结果进行了过滤,但可以肯定的是,谷歌通过退出过滤市场的行动,向那些使用谷歌服务的人说:我们没有过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