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汇率之争还将升级,如何影响股市?
近期,中美之间就人民币汇率的升降展开了跨洋喊话。中方坚定反对美国政客施压,同时采取有理有节的策略进行必要沟通。稳定汇率,当然是基于中国稳定出口市场的基本考虑。而由于汇率与国内利率又有密切关系,对于前者的预期直接影响对后者的预期,所以这些问题,最终会传导到股市上,并有所表现。
首先,对国内利率政策抉择造成两难。从资本相对过剩来看,加息、本币升值都在所难免。但如果采取加息、升值的措施,对中国经济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这种两难处境相当于在空中悬着一把剑,不利于投资者信心稳定。由于高层不断表态,短期内加息的预期已经降低,这刺激了短炒资金有所活跃。
第二,有利于有出口优势企业“走出去”。不管是何本质原因,只要汇率稳定在目前水平,就有利于中国出口企业。由此,在2009年表现出优势的企也仍将延续其优势。同时,在机电产品等新优势领域,中国企业可以抓住机遇,扩大成果。
第三,有利于自主创新型企业。在汇率战的背景下,外界会加大对中国进口的限制。越是如此,越可能激发中国企业自主创新的动力。新兴产业可以借助政府支持和资本市场平台,加速研发,加速产业投入。
上边的分析只是从股市炒作做一个粗略探讨,但更为本质的东西是:中国人民币汇率的压力来自内部,即投资结构严重失衡。如果4万亿政府投资、2009年的近10万亿信贷能够更多的投向农村、科技研发、民生设施(要有效,不是建一些高速路放在那里而很少使用,也不是投向房地产炒作),则资本就不会形成所谓的“严重过剩”。
我认同一种比喻,中国经济好比一个“欧洲”加一个“非洲”,相对发达和相对不发达两极分化太严重。现在所说的信贷也罢,资本过剩也罢,升值压力也罢,其实主要是以城市经济学来考量的;中国农村以及围绕农村衍生出来的农民工、隐性社会服务缺失,均被忽略。
所以,所谓的人民币升值问题,在一定意义上是一个伪命题。但是,戏既然开唱了,不唱下去也不行。
附:关于汇率和利率关系,教科书里是这样说的:
在开放经济条件下,不论实行什么样的汇率制,汇率与利率都存在紧密的联系。
当两个对外开放的市场经济国家,如果利率水平有差别,货币资本就会从利率水平偏低的国家流向利率水平偏高的国家。只要两方面的日拆利率水平有万分之零点一的差别,把10亿美元转移到利率高的国家,每天在利息收入方面就有1万美元的进帐。当然要有费用支出。但在当今,大额的资金转移是既便利又便宜的。如果利率真的引起大量资本在国际之间的转移,外国资本流入的国家,外汇供过于求,本币升值;本国资本流出的国家,外汇供不应求,本币贬值。汇率波动,则有可能影响经济。
“七”乐无穷,尽在新浪新版博客,快来体验啊~~~请点击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