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iPad:亚马逊Kindle恐慌了吗?


  随着苹果iPad平板电脑正式上市的临近,有关iPad的准备工作的进程也不断曝光,尤其近日苹果CEO乔布斯亲自用iPad与iPhone与苹果粉丝们的交流,让业内意识到,乔布斯对于iPad的投入及期望绝不会亚于iPhone。如果说之前占据全球电子书市场90%的亚马逊Kindle还可以高枕无忧的话,那么今天,亚马逊的Kindle无论是在硬件、资源、价格,甚至商业模式等方面都面临着iPad的已有及潜在的威胁。

  

  首先从iPad的功能上看,电子书阅读应该是其主要的功能之一。从最近苹果与各主要出版社及报纸的合作,乔布斯的意图已经很是明显,即利用iPad抢占原本属于亚马逊Kindle的市场份额。而市场研究公司comScore的调查显示,尽管苹果iPad要到下月才能上市,但美国用户对这款产品的购买意愿已经与亚马逊Kindle持平。这说明除了苹果主观的努力外,在客观的市场和用户需求上,之前的亚马逊的Kindle并未占到什么优势。此外,comScore的数据还显示,目前已经拥有Kindle和索尼Reader电子阅读器的用户在受访者中所占的比例分别为6%和4%。因此这类产品的市场增长空间仍然很大,而iPad将是他们在电子书阅读器之前的又一选择。

  

  谈及功能,人们已经知道电子书阅读只是iPad其中的一项,iPad所拥有的其他功能是亚马逊的Kindle所不具备的。例如游戏、视频等。也许有人会对此反驳说,既然是和Kindle竞争,主要还在电子书阅读的体验上,而在这方面Kindle要明显优于iPad。事实是这样吗?也许长时间的连续阅读,iPad屏幕的舒适度可能会出于下风,但这仅仅是阅读体验的一个方面。不过最近亚马逊展示了用于iPad的Kindle应用的事实至少部分说明亚马逊对于iPad体验的认可。这也让笔者认为iPad与亚马逊Kindle的阅读体验相差无几。

  

  除了硬件的功能外,就是资源。这对于苹果的iPad和亚马逊的Kindle都至关重要。从目前来比较,由于亚马逊自身就是个图书出版的销售平台,这使其占有先天的优势。但从黑核心的出版资源上,美国六大出版商之中,麦克米伦、西蒙与舒斯特、阿歇特、哈珀柯林斯和企鹅出版公司已经与苹果达成了协议,即通过苹果iBookstore销售电子书用于iPad。此外,像《路透社》、《华尔街日报》、《新闻周刊》和《时代》等有影响力的媒体也都是苹果iPad的合作伙伴。重要是在掌握了核心的资源外,iPad在图书资源数量上的追赶将是轻而易举。回想一下iPhone发布之初应用程序的增长速度,谁又能怀疑iPad笼络资源的能力。

  

  再来看价格。这里的价格是指iPad硬件本身和电子图书销售的价格。从苹果iBook store上的显示,目前该网站上出售的32本纽约时报评定的畅销书中,有27本定价为9.99美元,其中包括排名最靠前的10本畅销书。这与亚马逊Kindle上图书的定价相同,但就是在这种情况下,为了应对苹果即将到来的iPad,亚马逊为继续推广Kindle和拓展市场,已开始亏本出售新上市的图书和畅销书目的Kindle版本。

  

  除了图书资源的价格目前亚马逊没有明显的优势外,虽然在硬件上,亚马逊的Kindle要比苹果的iPad便宜,但这未必会成为iPad销售的阻碍。除了多出的功能和应用之外,日前,市场调查公司尼尔森(Nielsen)近期的一项调查可能更能说明原因。该调查显示,消费者获得的信息越多,质量与价格的关联度就会越高。如果你的产品或服务的质量更好,更高价格就是合理的。而这些恰是苹果的强项。其实在苹果iPhone发布初期,认为iPhone定价过高的用户比例远多于今天的iPad,但事实证明,这并未给iPhone的热销带来负面的影响。

  

  其实iPad目前较之于Kindle的高价格对于亚马逊未必是坏事,因为从iPad的成本推算,其业务整体利润率将在50%左右。这意味着未来苹果的iPad具有降价的空间,可一旦iPad降价,势必会压低Kindle的价格和利润空间,这说明iPad对于Kindle具有潜在的威胁,至于释放的时机,则掌握在苹果的手里。

  

  最后就是与出版商合作的商业模式上。这不仅关系着出版商的利益,更决定未来谁能够拥有更多的资源。从目前看,亚马逊采取的是自己控制价格的“批发”模式,而苹果则是将其成功的iPhone应用开发分成的“中介”模式引入到iPad中来。相比之下,苹果的“中介”模式给予了出版商以定价权,虽说最终的价格会稍高,但这有利于激发出版商为iPad开发电子书的热情,积累更多的资源。实际上,出版商对于亚马逊的这种“批发”模式早存微词,尤其是为了应对iPad,近期亚马逊威胁要直接停止销售部分出版商的图书,迫使出版商同意签署为期三年的协议,保证不向其他电子书销售的竞争对手提供更低价格或更优惠条款更是引起了出版商的不满。如果说iPad发布前,出版商除了亚马逊没有更好的选择,那随着iPad的发布,亚马逊这种近乎于滥用市场地位的商业模式将面临挑战。

  

  通过上述的分析,笔者认为,面对苹果iPad,亚马逊应该有足够的理由让自己恐慌起来,尽管这种恐慌短期内还不会给自己造成实质性的危害,但防患于未然,对于亚马逊应该不是一件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