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怎样做大国之:自强与自负


中国怎样做大国之:自强与自负

时间:2010-03-26 17:08:05  来源本网田一枫博客 

中国当自强,但中国又勿自负,这其实说的是大国心态问题。中国在强国之路上要走得既快且稳,就必须学会自信和清醒,始终保持一种奋发有为与谦恭平和的心态。

中国有着五千年的灿烂文明,同时也经历了百年屈辱,这种境况既是激发国人知耻而后勇的动力,同时在稍有成就时,也很容易产生盲目的自负,以至使自己背上包袱。

历史上,腐败的晚清王朝自然是已经丧失了自强精神,那些原本要用来造军舰的银子,却被投入到修建颐和园的浩大工程中,变成了营造湖光山色,轻歌曼舞景致的花费。然而,面对西方列强的发展,统治者还是那样自负,既未看在眼里,更未放在心上,依然作着昔日的帝国梦。他们相信北洋水师的强大,也坚信蒙古骑兵的天下无敌,但最终这些让他们自负的 本钱,都落了个灰飞烟灭的下场,只能接受丧权辱国的局面。

晚清王朝的教训在于,既无自强之心,却有自负之感,这种自负不仅盲目,而且危险,同时也是导致其走向衰败和灭亡的重要原因。煌煌天朝,泱泱大国,自此而一蹶不振。过去那种自负,也变成了自卑和自弃,其后那些割据的军阀们,纷纷寻求洋人作靠山,神州大地成了列强划分势力范围的场所,这种情形无疑是中华民族的历史悲哀。

新中国的建立,使中国重新走上自强之路。在一穷二白且面临帝国主义包围和封锁的情况下,毛泽东提出了自力更生,艰苦奋斗” 的伟大号召,唤起亿万人民发奋图强的决心和意志,中国由此确立了一种拼搏向上的心态,人民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毛泽东还多次为海军和空军题词,强调要建设强大的海、空军,要让敌人怕。其后,在十分困难的条件下,中国又搞成了两弹一星,确立了自己核大国的地位。所有这一切,离开了自强心态,离开了发奋精神,离开了举国上下同仇敌忾,万众一心,显然是难以实现的。

尽管中国开始强大了,但领导者们基本上还是清醒的,没有盲目的自大和自负,更没有产生懈怠情绪。诚然,大跃进过程中是有些头脑发热,也提出了一些不切实际的口号,在履行国际主义义务方面也有 强出头的现象,但总的来说,对于中国的国际定位和国际斗争的大政方针,没有发生重大失误,也顺应时势发挥了应有的国际影响和作用。从和平解决台湾问题方针的提出,到推动中美苏大三角关系的形成,以及把中国视为第三世界国家等,这些都是根据中国的实际情况和国际力量对比,所做出的正确战略选择。自强而不自负,有所为也有所不为,实事求是的看待中国和世界,这就是老一代领导人留给我们的宝贵经验。

今天的中国,无论在经济、科技还是军事实力方面,较之过去无疑都迈上一个新的台阶。中国的发展让世界惊叹,中国的国力让世界瞩目,中国的国际地位和作用,也引起世界更大的关注。在此情况下。中国获得了更多的发展机遇,具备了更大的国际影响力,拥有了更光明的发展前景。然而,中国的日益强大,也带来一些令人忧虑的问题:自强不息和艰苦奋斗的精神有所削弱,固步自封和贪图享乐的情绪有所增长,高看自己和沉醉于外人捧杀的危险有所增大,这种自强消退而自负见长的状况,需要引起我们的高度警觉。

任何成功的大国,无论其对外政策如何,都是有追求的国家,而且为着实现既定目标,往往需要经过几代人的努力奋斗。倘若失去了强烈的自强心和追求欲,民族精神就会涣散,强国梦就会变成难圆之梦。时下的中国,贪腐金额达成千万甚至上亿的腐败官员的产生,数千亿居高不下的三公消费现象的存在,遍布全国的高尔夫球场和持贵宾卡在这样的场所潇洒人员的日益增多,对豪华奢侈品的购买力不断增长等情形,往往让人联想到晚清时的八旗子弟那种提笼遛鸟,斗鸡走狗的腐朽生活。这种风气的滋生和蔓延,反映了我们的民族精神出了问题,自强图发展的斗志明显衰退,这样的心态和精神面貌是万万不可取的。

还应当警惕的是,盲目自大和自负的情绪,在今天的中国也并不鲜见。如果说,《中国可以说不》、《中国不高兴》这些书里,还带有对西方国家打压中国的反抗心理,带有正常的民族主义色彩,同时也不乏表现出某些自负,那么,新近登场的《当中国统治世界》一书和主张中国取代美国做世界第一军事强国的观点,则明显代表着那种盲目自负思潮的抬头。这其中,既有我们自己的炫耀,也有外人的捧杀,总之是一种不现实,不清醒,或可冠之以 被强大的思想倾向。国外看中国,往往看总体多,看现象多,捧上天和打下地的情况经常发生。我们自己应当很清楚,就中国现在的国情而言,地大而物已不博,人多但素质不高,地区发展差距显而易见,人均产值并不靠前,科技和军事水平整体上仍然薄弱,实现强国梦还需要一百年。面对这种情势,我们有何自负的理由?有何自我托大的本钱?

健康的大国心态,来源于对历史的正确反思,来源于对现实的客观认识,也来源于时时存在的危机感。新中国成立之初,毛泽东赞成保留《国歌》中那段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的字句,意在告诫国人和后代子孙,永远都要居安思危,永远都要奋斗不息,这是中华民族的治国之训,也是我们时常要自省的重要命题。中国多一些自强,少一些自负,方能保持正确的心态,方能从容面对棒杀捧杀,方能以坚实的步伐走向强国之路,走向胜利的坦途。

(本文选自美国中文网“田一枫博客”)查看更多田一枫博文请点击 http://www.sinovision.net/blog/bjty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