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药物招标乱象根源在医药业


从2010年1月1日至今,全国大部分省份都开始或完成了基本药物的招标工作,但也不免出现了种种问题,比如保护地方企业,招标价格过低,企业招标资格过严,等等.

俨然受伤的是那些中大型的企业,因为31个省份的基本药物招标都得去跑,因为31个省份的政策又不同,因为31个省份对待外地企业一致的排外.所以就有了两会代表的那些个所谓的准提案《关于中央政府对各地药品集中采购加强监督和指导的建议》和《关于建立和完善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及指导各地具体实施的建议》.

然后3月25日又爆出这样的新闻"今年内以六部委名义发布的《医疗机构药品集中采购工作规范(征求意见稿)》",以此来规范基本药物招标.可医药企业都说这是美好的愿望!

医药企业很受伤,可是他们想过这是由他们自己造成的吗?

要论证这个问题,就要翻老帐了!我们翻到医药经济报2008年11月12日的"我们的十四条建议",里面对"基本药物定点生产以及统一定价统一招标"提出了修改,内容为"四、基本药物的生产供应要在国家政策的引导下,按市场经济规律鼓励企业生产,保证供应。支持公平竞争、择优录取。通过公平、公正、公开的招标采购等方式确保基本药物供应。"

本来中大型医药企业可以得到很好的收益,但是他们自己导向了分省招标,分省招标用的大头都是地方财政的钱,谁出钱谁就是老大,这道理医药企业难道不明白吗?

哎,自己的罪自己受!医药企业明白吗?

"基本药物招标乱象根源在医药业"更具体的内容见《循环医药》2010年第2期.目前我们推出《循环医药》免费阅读体验活动,有需要的读者填写资料等待我们甄选,申请请点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