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车道:向上的企业之路
古清生
亚克西,骑着毛驴上北京
拎着个别国家的文艺家去比智商是一件特别沮丧的事情,那就像一个广告说的,没有最弱,只有更弱。给春晚编段子的人,有八成需要回炉,盖原因是红海洋那个年代,整个批次的助产钳质量存在严重缺陷,导致这些文艺家大脑在出生时就留下器质性伤痕。
春晚那个保留节目,总是亚克西,而且是骑着毛驴上北京。其实新疆那地方,使用汽车的时代是比较早的,那里是亚欧的陆地港口,军阀盛世才时代就从前苏联弄到好多汽车。而且人家的哈萨克马、伊犁马,都是世界名马,尤其是伊犁马。伊犁马是以新疆的哈萨克马为基础,与前苏联顿河马、奥尔洛夫马等杂交而成,威武雄壮,驰骋如风,不管怎么说也轮不到毛驴来做乘载工具。
山西人喜欢骑毛驴。然而,晋商时代在亚欧商道上,绵延不绝的驼队穿越蒙古高原,最重要的晋商集合城市之一的归化城(呼和浩特),曾有骆驼十六万匹!有九条重要的亚欧商道从北中国通往欧罗巴。一心想着别人戴小帽,蓄小须,骑着小毛驴,这是没有想象力,而且不通历史,几十年只学会一句唯语:亚克西。东北大军阀张作霖最喜欢送这种疑似文人一句粗语:妈拉个疤子!
几十年如一日只想着一个毛驴,多么令人生厌?然而,汽车界却也是有着这样的人。因为那一批劣质助产钳,也是钳过这些汽车人的脑子。俺听他们谈汽车时,万变不离其中,只说那个营销。营销主义又千军万马只练一种功:忽悠功。
忽悠呀……亚克西,忽悠呀……亚克西。
一条道怎么走到黑
假如记性不那么差的话,个别国家的汽车评论人从通用趴窝之前就开始盛赞丰田营销,尤其丰田进入之后走的马蹄路线,从天津、长春、四川、广州这么一弧过来,就步步为营,八方为销。到如今,终于连丰田章男都说他们卖得快了。可不是卖得快了?连着暴冲都一块儿卖了。
当代的汽车企业,早已是深陷营销主义路线,至今仍然不觉。二会期间,搜狐迎来一堆儿汽车委员和代表,照例又是谈车,俺在二千年时看到他们这么谈了,现在还是这么谈。既然汽车都升级换代好几茬了,能不能话题也升点儿级呢?
有点新意的是比亚迪,定义2010年为产品品质年。俺一贯认为,抢购时代无营销,做点产品品质的事情比较靠谱。吉利鼓吹教育,俺觉得吉利这个可能还要靠谱,当然不是那种揪了人摁下脑壳告诉人:喝汤要用长勺子,因为用长勺子喝汤,你可以将汤送到桌子对面的人口里。当然,人家也用长勺,这样人家也将汤送到你的口里,只有如此才能构成一幅汽车人之和谐的喝汤图。吉利有汽车技师学院,有汽车工程学院,还有吉利大学,吉利其实是自己喝汤,或者也有一把长勺。
俺最看中的是汽车技师学院,那是播种汽车技师的土壤。对于高技术含量的制造业来说,技师几乎是产品品质的终级保障,不过看上去好技师都稀缺。俺去年自驾考察中国大鲵的时候,去武陵源。地方人士给俺介绍,这里很偏僻和闭塞。这个俺知道,俺小时候就读过《桃花源记》,那里偏得无论魏晋,不知有汉,哪里还有比这更偏的?然而,人又告诉俺,这里盛产土匪,湘西土匪举世闻名。这俺就不懂了,俺说这湘西偏僻闭塞,经济落后,你做土匪,俺也做土匪,但是,大家抢谁呢?全都哑口,就是啊,抢谁啊?俺提出一个观点,即武陵源为巴蜀之门户,史载的确是巴蜀门户,是为巴蜀经济向珠江流域的重要通道,所以才有得抢。俺都怀疑沈从文跟着的那一支湘军,原来就是一支匪徒部队。
汽车企业同样如此,俺看到一些汽车CEO讲起人才之引进如多点电喷的唾沫横飞。问题也是一样,你引进,我引进,哪来那么多人才呢?比较靠谱的做法,就是自己建立技术教育体系。日本那个很有名的本田宗一郎,就是夜校出来的,他后面将本田这个店子开得也不小呢。早年的二汽,自己也办了一所汽车大学,源源地向汽车生产线输送技术人才。
俺曾说过吉利这个生意做得太好了,学生交钱给吉利学技术,学了技术又为吉利生产服务,先造人,再造车,这个秩序完全正确。由此,俺也看到一个企业的正序发展。
几年前跑到福建去游玩,打算在闽江钓蟹,福建电力公司老总李卫东对俺说,企业最佳的升迁线路应该有四条,四车道。俺觉得深以为然。盖个别国家老是堵车,全是因为只有一条道。如果是四车道,就畅通多了,而且走得也爽。这四车道即:管理、技术、创新、劳模。大白话说,有人走管理的道,有人走技术的道,有人走科研创新的道,还有人什么路都不走,就老老实实做好本业,这四条道都可以让人出头,千万别将人憋到人人争做官的一条道上。
事实如此,现在的企业人人盯着一条道,就是做管理,俗称当官。但是,一个企业只要一个总经理,人人都想来做,最终是人人可能绝望。然而,如果为员工设计了四车道,给每一类人都提供发展空间,其结果就完全不是一样。
向上的企业,就必须为员工提供多种可能。退一万步讲,你的CEO位置从此也没有那么多人盯着。人在企业是有发展需求,你让俺做什么都有一个前景,有追求的空间。只是这样浅显得不用动脑的道理亦非人人懂得。
在只有一条向上的通道的时候,很多技术人才没法施展,于是他们就要出走,或者改行去做营销,唯做技术的前景永远看不到影子,而这对于高技术的制造业才是极为不利的。但愿所有的企业,都如吉利那样重视起技术教育,那才是要汽车工业发展的重要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