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杜 文/文
去年入秋以来,西南地区云南、贵州、广西等省区发生了百年一遇旱灾,目前灾情仍很严峻。截至3月30日统计,全国耕地受旱面积1.16亿亩,有2425万人、1584万头大牲畜因旱饮水困难。
对于百年一遇的旱情,抗旱救灾也在如火如荼地进行。其中,各类企业在这个抗旱救灾中积极践行社会责任,通过捐款、捐物等各种方式为抗旱救灾作出贡献。
西南旱情百年一遇
中国历史上旱灾频繁。据统计,从公元前206年—1949年,中国曾发生旱灾多达1056次。据记载,仅16世纪至19世纪明清期间,受旱范围在200个县以上的大旱发生8次之多。范围之广、受害之烈,世所罕见。据史书记载,1640年,也就是明崇祯十三年,在不同地区先后持续受旱4—6年,旱区 “树皮食尽,人相食”;1785年 (清乾隆五十年),有13个省受旱,史书记载: “草根树皮,搜食殆尽,流民载道,饿殍盈野,死者枕藉”;1835年 (清道光十五年)15个省受旱,有 “啮草嘬土,饿殍载道,民食观音粉,死徒甚多”的记述。20世纪以来,1920年陕、豫、冀、鲁、晋5省大旱,灾民2000万人,死亡50万人;1928年华北、西北、西南等13个省535个县遭旱灾;1942—1943年大旱,仅河南一省饿死、病死者即达数百万人。
1950年到1986年全国平均每年受旱面积3亿亩,成灾1.1亿亩。干旱严重的1959年、1960年、1961年、1972年、1978年和1986年全国受旱面积都超过4.5亿亩,且成灾面积超过 l.5亿亩。1972年北方大范围少雨,春夏连旱,灾情严重,南方部分地区伏旱严重,全国受旱面积4.6亿亩,成灾2亿亩。1978年全国受旱范围广、持续时间长,旱情严重,一些省份1—10月的降水量比常年少30%—70%,长江中下游地区的伏旱最为严重,全国受旱面积6亿亩,成灾面积2.7亿亩,是有统计资料以来的最高值。
可见,从历史以来,旱灾长期肆虐于中华大地。在建国之前,由于生产力落后,再加上社会制度问题,抗旱手段落后。同时,又加上人祸,每次旱灾都会给人民带来深重灾难,旱灾后往往出现 “饿殍遍野”的情况。
新中国成立后,由于生产力的发展和优越的社会制度,每次发生严重旱灾后,通过政府积极组织,灾情能够最大限度缓解,受灾地区人民生活基本能够保证。
去年入秋以来,西南部分地区降水持续偏少、气温持续偏高、水汽蒸发量大、雨季提早结束。云、贵等地2009年夏季开始少雨,特别是2009年秋季以来,两省降水量异常偏少,比常年同期均偏少50%,均为近60年来历史同期最少值。同时,2009年云南大部分地区雨季结束偏早到特早,打破了1952年以来历史同期降雨日数的最少纪录。西南地区的云南、广西、贵州等省区遭遇历史罕见的特大旱灾。
今春云南很多地区河水干枯、田地荒芜、野草枯死、颗粒无收。在云南灾害最严重的砚山县,山中树木枯萎,岩石裸露,河道干涸,人们饮水非常困难。
广西桂林漓江地区,曾有 “桂林山水甲天下”的美誉,然而,在旱灾面前,桂林的 “秀”水也受到了严峻的考验。漓江因为干旱已经变成了小溪,曾经闻名天下的秀水已经容颜不在,干涸的河床裸露于外。到上月末,漓江水较洪水期少了90%以上。
据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透露,截至3月30日统计,全国耕地受旱面积1.16亿亩,其中作物受旱9068万亩,重旱2851万亩、干枯1515万亩,待播耕地缺水缺墒 2526万亩;有 2425万人、1584万头大牲畜因旱饮水困难。旱情百年一遇,且目前旱情仍在持续发展,灾情仍在进一步加深、加重,灾区群众的生产生活遇到了严重的困难。某些偏远地区的农作物已经绝收,当地村民甚至要走几十公里的山路背取饮用水。
当前,西南地区的旱灾依然很严重,抗旱救灾依然迫切。在严重的旱灾面前,社会各界发挥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优良传统,积极为灾区提供援助。其中各类企业在抗旱救灾中积极践行企业社会责任,纷纷捐款捐物及深入灾区帮助受灾人群。
抗旱救灾央企做表率
在历史罕见的旱灾面前,企业界表现出了强烈的社会责任感,通过各种方式来抗旱救灾,帮助灾区人们渡过难关。其中,中央企业在抗旱救灾中走在前面,为抗旱救灾作出了表率。
西南旱灾发生后,国务院国资委高度重视,发出紧急通知,要求中央企业在抗旱救灾工作中勇担重任,切实发挥顶梁柱作用。李荣融主任专门致电云南等省市领导,表示中央企业一定和受灾群众密切配合,形成合力,万众一心打响抗大旱、保民生、促春耕的攻坚战。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为抗旱救灾用电开辟报装 “绿色通道”,简化报装手续,优先保证农村抽水和人畜饮用水用电。充分发挥南方电网大平台作用,积极开展东西互补、省间支援、余缺调剂。云南、贵州电网平均每日办理抗旱用电超过50件。广西电网新增临时抽水电源点4500处,捐赠抽水机350多台,解决了80万群众生活用水和90万亩耕地的灌溉用水。
云南电网已准备应急发电机248台和应急发电车27辆,并投入资金3860万元,对涉及农业、人畜饮水、抗旱的用电单位开展安全用电检查。贵州电网已准备应急发电机组1063台、发电车37辆,并出动 “抗旱救灾”小分队5524人次。另外,云南电网出资900万元购买30辆送水车,赠送432只水桶和1台水泵,并拟再出资450万元购买送水车15辆,解决5万人饮水问题。贵州电网已经使用和储备的救灾物资达 1.56亿元。
国家电网公司四川公司在各地营业场所开设 594个抗旱保电绿色服务通道,675支抗旱保电服务小分队24小时轮班服务,到田间地头现场指导农户安全、科学用电,及时消除隐患、处理故障。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高度重视抗旱用油保障服务工作,加强资源统筹,周密组织调运,开辟抗旱加油绿色通道,积极开展支农便农惠农服务,确保 “抗旱设备开到哪里,中国石化的油料就供应到哪里”,全力以赴支援各地抗旱救灾。截至3月22日,累计调入成品油资源277.99万吨,日均3.43万吨,同比增长13.4%。
中国储备粮管理总公司贵州分公司、云南分公司积极行动,采取一系列有力措施,投入抗旱救灾中。从去年底至今,贵州分公司多渠道组织粮源调入,积极开展轮换和贸易粮油出库,已向市场投放粮食近17万吨,稳定旱灾期间粮价。
中国电信集团公司云南公司全力保障通信网络的正常运行,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调动全省应急油机,积极应对旱灾引起的严重停电现象。截至目前,已派出车辆3280余次,发电超过200万千瓦时,累计投入约2000万元维护资金进行受损光缆、机房、设备修复和发电工作。13469名员工捐款共计713330元。目前,云南公司一手抓抗灾保通信,一手抓网络质量提升促发展,全力保障电信通信网络正常运行。贵州公司黔西南州分公司党政工团及望谟分公司党支部相关人员响应 “十万干部下基层”抗旱救灾活动,深入望谟县石屯镇了解灾情,送去矿泉水等物资。
中国华电集团公司所属企业在保证安全发电的同时,积极支持地方政府抗旱救灾,力所能及地向当地乡镇送水送物,公司所属金沙江中游公司、云南公司、乌江公司、黔源电力公司等企业纷纷捐款捐物,累计向受灾地区捐款近300万元。
中国东方航空集团公司云南分公司工会和共青团组织发出捐款抗旱救灾的倡议,截至3月16日,共计捐款24.6万元。其中10万元捐款直接用于该公司扶贫点香格里拉县做修筑抗旱水渠用,其余14.6万元已于3月17日移交云南省总工会统一安排。3月25日下午,集团本部举行了名为 “爱在东航”的抗旱救灾捐款启动仪式。
中国南方航空集团公司积极安排运力和机组人员、调配舱位、优先装机、安排专人全程协助,保证救援物资及时运往灾区。仅3月28日、29日两天,就从广州运往昆明16吨矿泉水,支援当地小学。
在这次抗旱救灾中再次表明,央企不仅在发展经济中起到顶梁柱作用,在大灾大难的关键时刻,央企也发挥先锋作用,积极承担社会责任。
民企积极践行社会责任投身抗旱救灾在严峻的旱灾面前,不仅央企发挥了突出作用,中国的民营企业及民营企业家也积极行动起来,在旱灾面前用实际行动践行企业社会责任。
有中国 “慈善大王”之称的民营企业家陈光标长期致力于慈善事业,在每次灾害面前都会冲在前面。此次旱灾中这位慈善大王仍一如既往,冲在了救灾的最前面。
3月28日,陈光标向西南干旱灾区捐赠5300吨、价值1300万元矿泉水。在4月3日晚举行的 “抗旱救灾,我们在行动”大型公益晚会现场,陈光标通过中国红十字会、中华慈善总会再捐1200万元现金。此外,他还表示,为了西南灾区的环保,将组织公司员工在西南灾区回收矿泉水瓶。
除了陈光标这位慈善大王外,众多的其他民营企业及企业家也积极行动起来,为抗旱救灾作出贡献。
3月31日上午,由中国民营企业家协会发起,并号召中国明达意航企业集团、河北旺隆集团、江西贵源企业集团、杭州宗兴齿轮有限公司、中国百兴集团、深圳市玉湖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深圳市东方明珠 (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等协会11家副会长单位组成的 “献爱心·抗旱救灾”送水车队,共筹集善款204483.5元,购买了120吨纯净水,前往旱情严重的惠水县灾区,进行捐赠活动。
中国民营企业家协会秘书长孙小攀表示,当前,中国民营企业的数量已占全国企业总数的90%以上,民营企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率已达60%以上,作为中国民营企业家的 “娘家”,中国民营企业家协会希望通过本次活动号召更多的民营企业家积极践行企业社会责任,为抗旱救灾及社会公益、慈善事业做出更大的、更为积极的贡献。
跨国公司不甘落后
在罕见的旱灾面前,跨国公司也没有沉默,一些跨国公司为抗旱救灾作出了表示。
面对如此严重的自然灾害,喜来健医疗器械(北京)有限公司于3月22日召开了企业内部紧急会议,商讨企业救灾方案。企业救灾的意愿与中国红十字基金会发起的“春雨行动”不谋而合,公司立即决定向灾区捐赠善款30万元,为解决灾区人民的饮水困难贡献自己的力量。喜来健医疗器械有限公司董事长张道根表示:“9年以来,喜来健已经深深植根中国。此次中国西南地区出现的巨大灾害,牵动着每一个人的心。喜来健公司只能以实际行动,向包括喜来健代理店、顾客在内的西南五省的所有群众,表示深切的慰问。”
中国红十字基金会副秘书长刘选国高度赞扬了喜来健的善举,称这是近期收到的第二笔大额捐助。
面对此次中国建国以来最大规模干旱,喜来健还将第一时间了解旱情的发展情况以及灾区人民的需求,积极响应中国红十字基金会的号召。张道根表示,涓涓细流能汇成爱的海洋,众志成城能战胜任何困难,喜来健愿与灾区人民团结一心,共克时艰,共渡难关。
在抗旱救灾中,三星(中国)投资有限公司迅速行动起来。据悉,3月30日,三星携手各代理商举行抗旱救灾送水活动,为受灾严重的贵州兴义和云南玉溪分别捐助了两万瓶饮用水,帮助当地政府解决百姓的生活饮用水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