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价格涉及到市场行为当事者的切身利益,是市场里的买家与卖家最关心的问题,它是由什么决定的呢?一般认为价格是由供求决定,供给与需求相等决定了商品均衡价格与数量。这种分析忽视了商品质量与价格的关系,现实世界中,商品价格不仅仅与数量有关,还与商品质量有关,本文用简单的成本收益方法分析解释形形式式与商品质量有关的定价行为。
一般商品,比如同样面积的住房,地理位置、小区环境、物业管理、楼层高低、房子格局、采光程度等的不同,单位面积的价格是不同的。重量相同的钻石,不同色泽、切工、瑕疵等不同,价格也是不同的。但也有商品,比如CD商品,对于歌手,不分国别,无论男女,不分长幼,也不管唱法,在一定范围内,甚至不管歌曲多少,一律30元一盒。比如服装,有的羊毛衫,不同牌子,不同款式,不同料子,同样68元一件。更有甚者,不同类的商品,比如汤勺、筷子、碗、头饰、文具盒、签字笔、笔记本、脸盆、水果刀等等一律2元一样,现实世界中存在着大量这种异物同价的现象。如何理解这些形形式式的价格现象呢?
一般来说,每种商品的质量都是多维度的,比如,钻石质量维度包括重量、色泽、切工、瑕疵等,价格就是用来度量商品质量的指标,有的商品只对少量质量进行度量,有的却对多种质量进行度量。与其他行为一样,商品定价也是需要成本的,定价质量维度越多,定价成本越高,一般只有收益大于成本,才会对某种质量进行度量与定价。
度量商品质量的收益与商品价格有关,商品价格越高,同样度量成本带来的收益越高。比如,同样用重量度量,黄金重量变动1克带来的收益将大于大米重量变动1克带来的收益。所以在现实生活中,度量黄金用精确程度与成本较高的天平,度量大米只需要价格低廉的电子托盘秤即可。对于追求利益最大化的商家而言,关于商品价格与商品定价成本的关系,可以一般化表述为商家对各类商品定价成本占商品价格的比例相等,这一比例,如果不同商品有不同,比如甲商品高于乙商品,这就好比用成本较高的天平来度量大米的重量,那么,降低对甲商品的度量成本,把天平改为成本较低的电子托盘秤,商家获利将更多。
用各种商品定价成本占商品价格相等这一原则看,商品价格越高,投入度量与定价成本越高,度量并定价商品质量的维数越多。钻石昂贵,像重量、色泽、切工、瑕疵等质量均被度量并定了价格。房子价格高昂,住房面积、地理位置、小区环境、物业管理、楼层高低、房子格局、采光程度等质量都度量并定了价格。价格较低的商品,包括不同类商品绝对价格较低,也包括同类商品相对价格较低的,度量与定价成本也较低,定价的质量维度往往较少,现实中往往只有一维,比如件、只、支、盒等。像2元商品超市是绝对价格较低,所以不管何种商品同件同价。同是羊毛衫,档次较低,价格较低的,则不同牌子,不同款式,不同料子,同件同价。档次较高,价格较高的,则不同牌子,不同款式,不同料子,价格不同。
同样包装,同样款式的CD商品,价格相同,而不管歌手国别、性别、年龄、唱法、歌曲数量的不同,这也是定价成本决定的。现实世界中,对房子、羊毛衫的多种质量,买卖双方都容易判断,双方关于商品质量认识的差别比较小。但买卖双方对CD类商品质量的认识与评价是不同的,在众多消费者中,对于歌手的评价中,谁喜欢国外的,谁喜中国的,谁喜欢大龄的,谁喜欢年幼的,谁喜欢男歌手,谁喜欢女歌手,谁更喜爱哪类演唱风格,这类信息通常是买家知道,但卖家不知道。也即买卖双方对CD商品的质量评价信息是不对称的,买方比卖方拥有更多信息。这种买卖双方关于商品质量信息不对称会引起定价成本的上升,定价质量维度就会减少,因此,歌手不同国别、性别、年龄、唱法、歌曲多少的CD按照每盒同价出售,而没有再对这些不同的质量差异用价格进行度量。
其他情况相同条件下,质地更好,音质更好的唱片价格会高于一般质地的唱片,这是因为唱片质地信息买卖双方都比较容易了解,信息比较对称,对质地这种质量定价的成本比较低,所以,不同质地的唱片,价格不同。同样CD类商品中,像小孩看的动画片,往往是按集定价的,比如《西游记》、《红猫蓝兔》、《大耳朵图图》等,都是3元每集,有16集、22集与48集盒装的,定价分别为每盒48元、66元与144元。同一种动画片的每一集相对不同歌手的每首歌曲,买家与卖家对其质量的认识容易一致,每集动画片定价比每首歌曲定价来得容易,所以,现实中有按每集定价的动画片,没有按每首歌曲定价的CD。
与商品质量有关的多姿多彩的定价行为,均可从商品定价成本占商品价格比例相等这一原则来理解与解释。商品价格越高,定价成本也越高;定价成本越高,定价的质量维度越多。不同类商品,绝对价格越高的,定价质量越多,同类商品,档次越高的,定价质量维度也越多。比如房子与钻石价格较高,度量的质量维度较多,2元超市里的商品度量维度较少。同样的羊笔衫,档次高的,牌子不同,款式不同,枓子不同,价格不同;档次低的,则可能同件同价。
定价成本与定价的技术条件与买卖双方对商品质量的信息对称性有关,在定价技术条件一定条件下,买卖双方对商品质量信息越对称,定价成本越低,信息越不对称,定价成本越高。像CD类商品,买卖双方关于歌手差异的信息极不对称,度量歌手差异的定价成本上升,于是,出现了不同歌手CD均按盒同价出售的现象。档次较低的艺术品,电脑游戏等等商品,买卖双方对商品质量信息差异较大,也往往采用同件同价的定价方式。(本文发表于5月21第906期《经济学消息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