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汪渝
不可否定,2010年将是“房地产政策年”。
似乎中国的房地产开发商都不太听话,市场在经过2008年短暂的低迷后,在2009年开始了井喷的价格上升,各地地王诞生如雨后春笋,延伸到2010年,一线城市的房价犹如脱缰野马,市场无形之手已经控制不住上涨的势头。
今年两会(有点像地产批斗会),总理提出了“四条”政策,两会期间以及闭幕后,各地房价不断抬升,而且上升趋势和比率都创新高。国家宏观调控的有形之手,频频出招,左右开工,房价是开发商成为各界批评对象的导火索,只有将这“万恶之源”铲除,市场才能规范。
于是,4月17日“国十条”出台,可以说“国十条”调控的力度、幅度都是以往政策所未见的。从几个关键词可以看出:民生、考核问责制、按揭政策、土地供给、住房供应结构、安居工程、市场监管等。特别在按揭政策方面尤为重视,提出了要求银监会制定出第二套住宅的认定标准。
4月21日,银监会一部主任杨家才提出了:一套房贷、二套房贷,首先购房单位是家庭,而不是个人,是以家庭为单位,家庭由三种人组成,本人、配偶、未成年子女,成年了不算。一个家庭只要购买了一套房,再买房就叫二套,是以家庭为单位的。(这个界定标准目前只是杨主任所云,目前银监会还没有出政策;现在执行的二套房认定标准是:是否利用贷款购买住房,且贷款是否已还清)。
杨主任以上所言,如果银监会真的出台该政策,会让很多人受伤。
首先是银行会受伤害,银行靠什么赚钱,很简单:放贷,只有通过放贷才能让银行利润。不然老百姓全部去存钱,银行就要支付利息,银行就难以生存。
这几天接触了一些银行界的朋友,银行人士很迷糊,政策目前未定。可以说,如果按照杨主任大人的政策出台,收到损失最大的将是银行。
我个人所了解到的家庭,本市居住的家庭,90%以上都有了一套住房,这也是市场化商品房所带来的益处。对,商品房,商品房是产品,是可以流通的,正因为这流通性让银行、百姓、政府都受益,城市的环境在发展,居住的环境在改善,可以说市场经济让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得到进一步加快。
按照杨主任大人所说的,每个家庭只允许一套住房,这种平均主义的思想是在否定中国的市场经济。最好我们就按照家庭,规定好几口人拥有多大面积的住房,但是这种思维又让我们的经济进入计划经济的时代。每个家庭的收入不一样,所需要的住宅空间也不一样,有些人在市区可以拥有一套房,可以在郊区拥有一套别墅。我们在提高精神文明的享受的同时,也要注重物质文明的享受。我们伟大的理想也是要分阶段实现的,邓公提出的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是有道理的,让中国普天下百姓有房住这不只是上层的愿望,也是绝大多数人的愿望,因为只有实现共同富裕,才是中国真正的强大。
到银行贷款购房,不是分一二套房的标准就能解决的,我们可以说,那些投资客不在乎首付,首付不是投资客炒房的门槛,投资客因为手头有钱,而且拥有的不只是付“首付”的钱,他们完全可以付全款,而且很多投资客炒房的行为不是发生在房地产开发的“销售”环节,投资客已经渗透了房地产开发的每一个环节,难道人家手头有钱,就不可以购房了吗?虽然,政策又提出将对三套及以上的房子征收各类税收,但是这些政策和行为要将投资客“消灭”掉,我看还是不可能的,因为只要有利润的存在,就可能存在投资的行为。
银行贷款购房,界定客户的标准应该放在购房者是否能还得上贷款,只要购房者有能力偿还,我觉得就可以让这样的购房者成为银行的客户。如果银监会制定如此的二套房政策,或许会催生地下银行的发展,特别是一些外资银行进入中国后,这些外资银行的收益将得到大大的提高。
当杨主任大人的政策遏制不住投资客,那么他返回来只能遏制了“改善型”客户的购房,让改善型的客户得不到改善,要求普天下百姓一样,这无疑是天方夜谭。
从个人的角度我赞同“国十条”,国十条就如人的十指,让共同出力才行,光一条按揭政策下狠劲,是达不到预期效果的。国十条如果执行到位,可以稳定中国的房价,只有良性的房地产市场,才能让中国的房地产业更健康的发展,房价平稳提升,中国经济更健康发展,百姓收入提升,逐步实现居者有其屋,实现我们强国安民的愿望。
没有破解不了的政策,针对杨主任大人的说法,有一招可以应对,那就是夫妻“离婚”,原本夫妻俩一套房,离婚后房子归女方,男的可以单身的身份再购房一套房(享受第一套房按揭的政策),然后复婚,这就可以拥有二套房了,想想都可笑,你说是不?!
二套房的新标准,没有伤害到炒房者,缺严重的伤害了银行、普通百姓的心,后果很严重啊!
>>>欢迎盗版,严禁剽窃<<<
>>>版权归[汪渝的博客]http://blog.sina.com.cn/wangyu2046所有<<<
“七”乐无穷,尽在新浪新版博客,快来体验啊~~~请点击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