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迈错第一步--评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I)


人类迈错第一步--评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I
 
人类迈错第一步--感叹人类社会失去构建合理的国际货币体系的最好机会(1
 
(作者注:从今天开始作者将不定期地陆续发表批判现有的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的系列评论文章,欢迎感兴趣的网友阅读。该系列评论文章比较专业,如果朋友们对国际金融史有一定程度的了解,对作者的货币理论的原理也有所了解,各位会更容易接受或者赞同作者的有关观点。由于作者能接触到的资讯文献有限,文中难免出现谬误或者遗漏重大事项,希望朋友们指出来,并敬请提供正确的资讯文献或者补充相关资料,以便作者将来将这些文章收录到正式出版的书籍时能做出修改及补充。同时,作者也十分欢迎和期待各位网友及金融业专家发表各种不同意见,作者深信您们的独到见解有助于作者深化对相关论题的认识请将指正意见发至邮箱:[email protected]作者在此先予以致谢!
 
任何人任何媒体均可免费转载,但必须注明:转自杨钦松的博文并注明作者新华网址:http://yangqinsong.home.news.cn/blog/home.do,否则视为侵权。)
 
在撰写评论国际货币体系的系列文章之初,作者希望预先澄清一个观点,以免让读者朋友产生误解:
 
二战后先后建立的有关“国际金融组织”如国际货币基金(IMF)、国际复兴开发银行(也称世界银行)和国际开发协会以及国际金融公司等,尽管主观上由美国操控,为美元称霸世界立下汗马功劳,但客观上对战后世界经济尤其是西方包括日本等国家的经济恢复和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因此,这些国际金融组织的建立是人类社会“迈对的一步”,是美欧各国基于当时混乱的国际经济形势而采取的稳定经济促进发展的有效措施,是为人类社会的进步立下功劳的,而且应主要归功于当时的美英两国政府的努力,可以将二战后先后建立的有关“国际金融组织”看成是人类社会进步的标志。所以,有关国际金融组织并不在作者的评论范围之内。
 
作者的评论仅限于“国际货币制度”,更确切地说仅限于评论二战后建立“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金汇兑本位制”,该制度的建立是人类社会在建立统一的国际货币体系时“迈错了第一步”,以及在上述制度于上世纪七十年代垮台后人类社会确定的至今仍在沿用的“以美元为中心的浮动汇率制的国际货币制度”(金融界称之为“没有制度的制度”),这是人类社会在实行统一的国际货币体系时“迈错的第二步”。而且,作者重点放在评论其错误的美元本位的汇率制度--不论是先前的固定汇率制度还是至今沿用的浮动汇率制度,希望广大读者朋友不要产生混淆。
 
特此说明!
 
作者在其货币理论体系尚不够完整的情况下,提前出版《货币理论》一书,主要目的就是要尽早表达出作者的有关应该如何构建国际货币体系的意见和观点,在目前全球各界探讨如何重建国际货币体系这一重大问题上发表出自己的看法,让外界知道有作者的这一观点存在。前段时间作者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写出一些博文,用以分析美元的本质,剖析美元的双重价值问题等,目的也在于让外界更深刻地了解现有的国际货币体系自身存在的问题,让外界更容易接受作者的观点。今天开始作者将陆续发表文章,评判现有的这种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表达作者坚信的能够为世界各国提供长期稳定开展经济活动的金融环境的国际货币体系。
 
作者在应用货币价值定律和货币分际定律构思及写作《货币理论》一书的有关如何构建国际货币体系的原则条款的章节时(有关作者构建的国际货币体系的原则条款内容请参阅《货币理论》一书“第二章 货币分际定律架构国际货币体系”),心情颇不平静,原因有二:
 
一是在二战后建立新的国际货币体系的关键时期,被称为经济学上的爱因斯坦的一代经济学大师,时任英国财政部顾问的约翰·梅纳德·凯恩斯教授,和国际金融学博士美国财政部首席国际经济学家,曾任美国财政部部长助理的亨利·得克斯特·怀特博士,曾经分别代表英美两国设想过采用BancorUnita充当国际贸易结算的货币单位用以清算国与国之间的债权债务,而不是采用美元。不管是采用Bancor还是Unita,它们都将在事实上部分起到我定义的那种国际货币的功能。假如采用这种方式构建起国际货币体系,让美元仅充当美国的国内货币,不承当国际货币功能,那么,尽管当时的经济学界主观上没有认清货币的本质和属性,没有发现货币价值定律和货币分际定律,但他们客观上也为人类社会建立起了比较合理的可以长期适用的国际货币体系。
 
可惜的是最后都被当时的美国总统罗斯福先生否决而没有采纳BancorUnita这种货币单位,从而让人类社会失去了一次绝好的机会--作者认为是至今为止,历史赋予给人类社会的最好的一次建立统一合理的国际货币体系的机会。从这一角度来评说罗斯福总统,作者认为他是对人类社会犯有过错的或者说他应该要承当人类社会若干年后爆发金融危机的责任的。由于他的错误决定--不管是他自己从美国本国利益出发按他的本意做出这种决定,还是因为某些金融寡头从自身利益出发影响或强迫他做出这种决定,客观上他都让人类社会失去了最好的千载难逢的一次建立起合理的国际货币体系的历史机遇--作者猜想经济金融界可能还有部分人没有完全认识到那段时间是人类社会至今为止的建立合理的国际货币体系的最好时期;
 
二是作者在构思国际货币体系方案的原则条款时,非常想参考凯恩斯教授和怀特博士方案的原则条款,吸取他们方案中的合理成分,当然也想比较一下自己的构思思路与他们的构思思路的异同,遗憾的是竟然没有地方能找到他们的方案文本,无法用来进行比较,尤其是有关他们是如何安排BancorUnita的用途的相关论述(由于作者俗务缠身,没有时间和精力到各处去查找资料)。尽管去年7月份作者呆在长沙时曾特地抽时间去过几次湖南省图书馆,希望能查找到相关的文献,结果都一无所获,以致至今未能如愿。如果有哪位网友能帮忙提供当年凯恩斯教授和怀特博士方案的有关文献,请将相关信息发到作者的邮箱:[email protected],作者十分感谢!
 
为什么二战后建立布雷顿森林体系的那段时间被作者称为人类历史上至今为止的建立合理的国际货币体系的最好时期呢?下面就把作者理解的几个主要理由写出来供各位朋友参考:
 
首先,在一战前,虽然没有后来的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金汇兑本位制的那种以某个国家的国内货币或者以黄金为中心的统一的国际货币体系,只存在一些松散的货币联盟组织,但由于那时各国普遍实行金本位货币制度,加上那时各国普遍实行比较自由的黄金进出口制度,黄金事实上拥有国际货币和黄金外汇储备的
功能(作者注:当时黄金也同时充当着部分国家的国内货币,有些国家也同时使用纸币作为其国内货币),因此,人们可以认为那时事实上存在着一个黄金本位的国际货币体系。
 
(未完待续)
 
杨钦松
 
2010-3-7 写于雅加达。
 
参考文献:
 
1。孙健白全民编著《每天读点金融史III》,200811月出版,新世界出版社
2。杨钦松著《货币理论》,20098月出版,经济日报出版社
3。刘舒年编著《国际金融》,19819月出版,对外贸易教育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