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园地的绿色读物—《国学讲坛》序


沧州的张步云先生写了一部名为《国学讲坛》的书,邀我为之作序。之所以欣然受命,是因为张步云先生的如下四个方面优点感染了我:

第一、博学。

说张步云先生博学,这是一句非常实在的话。远的不多,单说这几年吧。先后出版了《语文新课标·中小学生必备古诗文》四部80万字,诗词集《霜晨晚照》,散文集《心在天山》,学术著作《诗词探骊》、《走进〈论语〉》等等,最近又出版了这本《国学讲坛》。在《国学讲坛》里,您可以欣赏到张先生本人对于从先秦的诸子百家到唐宋的诗词歌赋再到元明清的笔记小说的深入理解。

话说到这里,就促使我想起了我第一次去沧州的那些往事:

我第一次去沧州,是因为自己在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栏目主讲了九集的《正说纪晓岚》之后,先是与纪晓岚在北京的后人纪清贵先生有了比较密切的交往,后又经纪清贵先生从中撮合,这才到了沧州纪晓岚的家乡。结果如何呢?我深深感到沧州是一个人文荟萃的地方,太佩服哪些隐藏在沧州小地方的高人了。当时就深刻的感觉到,这大学问家往往就是生活在一个很小的小地方的一个非常不引人注意的普通人,而张步云先生也是这诸多沧州的大学问家中的一个。

也正是因为如此,才有了这次张步云先生来京与我见面之后我的感慨:大家向来隐山林,没有缘分不得近;前时小聚恨见晚,他日沧州再相亲。

第二、多才。

前面所说的博学,指的是张步云先生学问深厚,先秦诸子百家的思想,汉魏唐宋的诗词歌赋,元明清的笔记小说,无所不知,无所不晓。而这里所说的多才,则指的是另外一方面:张步云先生不仅仅对于上述内容通晓,更为重要的是,张先生长于文辞,笔耕不辍。诗词歌赋能写,书画对联也能写。前面我们所说的《心在天山》就是他本人的散文集,《霜晨晚照》就是他本人的诗词集。所作诗词收录于《华夏诗词集锦》,设有专页。散文《雨伞》在《中华文学选刊》、《散文选刊》等联合举办的《华夏作家网杯文学大奖赛》中获奖,并选入《优秀作品集》。2005年被国际中华文艺家协会授于“优秀中华文艺家”称号。

第三、执着。

话说到这里的时候,您自然就会问了:这张步云张先生,到底是干什么的啊?这我就不好回答您了。张先生出身于教育世家,早年也是一名教员,后人来因为干得好,一跃而为校长;后来又转入政界,先后担任了宣传部副部长、沧州市政协委员等职;再后来从政界退居二线之后,居然又回到了教育岗位,再度在三尺讲台上奋战了十年。在这十年中,张先生边教书,边研究,边创作,成绩颇丰,是一位受人尊重的作家和学者。

也正是张步云张先生的这种对于教育事业的执着的精神,使我与张先生之间,有了比他人更多更深的思想交流的机会。我才知道,天有多高,地有多厚。

第四、书好。

这部《国学讲坛》,是作者多年来对国学研究成果的展示,显示了作者广博的知识和才华。全书共十七讲,内容涉及经学、史学、文学三个方面。题材广博,语言晓畅,解析经典,深入浅出。思想性、艺术性为一体,知识性、趣味性相结合,普通读者不觉其深,专家学者不觉其浅。真是国学园地的绿色读物,启神益智的文化大餐。

张先生的新书《国学讲坛》的确是本好书,相信读者看了之后,一定会在愉悦身心中受到教育。

是为序。

                                                      纪连海

                                                 2010年4月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