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人不长寿。我们只能听由老天安排。我们只有惋惜的权利。
清晨,在回京路上,妹夫接到公司电话,知王师去世。正是清明,路上行人欲断魂。真是应景。一路念念,希望不是事实,几次险些事故。
一直在关心王家岭矿难消息。因是老父的单位出的事故。此时王家岭救援还没有好消息,却听到王老师去世,添堵异常。到了承德文物局后,我立刻电王老师手机,心存一丝侥幸地打电话。电话真通了,心跳不已,希望却在一刹那破灭。是王老师的妹妹接的电话,一听语气,立刻明白。问了追悼会在8日8 时八宝山,眼泪已下。
王老师一生酷爱钓鱼,频率密集,走遍天南地北。爱什么,就会被什么累,王老师一去,正应此话。人生大道理,小学、中学、大学浑然不在意,当是家长老师嚰唧;人到中年,且知公理就是真理,绝对大多数适用。我爱抽烟,我总说等我得肺癌之时,科学已能把癌踏地脚下;我开车快,我又说,我不会撞死,我只会得肺癌而死。王老师钓鱼,心脏病突发,却一点没有给人留想象的余地,真是大痛。王老师瘦高身材,有身高,没体重,离“三高”看起来那么远,虽然曾有大病,却因心脏病英年早逝,命运面前,我们只能无语。
我听王老师说话,一般都是以看老顽童表演一样的心态。起初,王老师不买车,打车;他非常兴奋地说要打好的,其实就是一块六的富康。后来终于买了个君威,也经常打车;又奔驰,他和很多人说花150万买了个车。我知道整天放在车库里。后来说他又计划把这个奔驰350换掉,弄一个更高级的。他说他要为公司盖高楼,却选在圆明园旁;他说他钓螃蟹,一串一串的;2000年,他说金山毒霸出个2000,我就不搞KV2000,直接3000;他说演艺明星开饭店,他也开饭店;诸如此类,太多回忆。王老师不老,但我一直认为他在企业家的另一面里,就是有老顽童的元素。他务实却又好幻想,正是他成功的基本条件。他小气却又大方,正是他受人尊重的地方。小气一说,即是朴素。大方一说,即是帮人无数。他总是在帮别人时先板起脸,提出一小堆或一大堆的前提条件:只有你这样,他才能那样。但事实是,你可以立刻就说,王老师,我不具备你说的条件。他就会说,我早就知道你不行,没事,我帮你一下。宅心仁厚,与生俱来。
一次王老师上央视一个残疾人励志的栏目,我看了后电他,他说他也不愿意上这样的节目。他说他也不怎么残疾,江民公司也不是以残疾立足产业,而是以科技发展,但是他还是上了,很少见的西装革履。他是一个励志的榜样。但我已过励志年龄,我内心更充满对王老师的感动,还是他好人的一面。
王老师刚去,就有人在网上探讨江民公司何去何从,可以理解,但不厚道。江民又不是上市公司,这么急判断她的前程没必要。家族企业有其弊,但也应看到有其利。退一万步讲,百年企业又有什么?雷曼兄弟如何?高盛又如何?后来的后来,基本上是滋养贪婪之所。此话偏激,但可思量。
财富早已不是王老师关心。18岁时,最让人心动的一句话是“曾经苍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28岁时,是“为何一少年,忽忽已三十”;38岁时,是“曾因酒醉鞭名马,生怕情多累美人”;48岁时,是“大多数人活在世上,既无价价值,也无意义”;58岁时,是“人老了,最大的幸福,就是年轻时想得到的东西,现在不想要了。”王老师,你是这样想的吗?你是这样的心路吗?
说王老师一生传奇,的确。金山、瑞星作为直接的竞争对手,也在第一时间发了唁电,让人看起来有些温暖。这是传奇的结果。许多人传奇没有这种结果。
王老师一路走好。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