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预测中的长期预测和短期预测


经济预测有必要区分是长期预测还是短期预测,因为长期预测和短期预测的理论基础不同,相应的关注点也不相同。短期预测需要在把握经济变量间规律性关系的基础上,要更加注重对短期内有关的具体影响因素的把握。也就是短期预测不仅需要有好的经济模型,更需要对短期内相关影响因素有很好的判别。短期内的一些因素如政府是否要进行投资规模的控制,是否会发生干旱或洪水,是否发生重大流行性疾病,是否发生严重影响社会稳定事件,等等,都是影响宏观经济的因素。而对从长期而言,时间越遥远,对有关影响因素的识别和判断就越困难。因此,从预测的角度看,长期预测的重点在于长期趋势是怎样的,而短期预测的重点在于实际的波动性。例如,如果要对未来10年后的经济情况进行精确的预测,就必须要对那时是否发生自然灾害,是否有某种重大疾病的发生,是否发生战争等具体情况作出预测,这样才能对经济本身进行精确的预测。如果忽略这些具体因素的预测,只能是趋势性的预测。事实上,重要的是对预测意义的理解不要局限于预测结果是否准确,而是预测的过程。因为进行经济预测的过程,实际就是对经济不断认识的过程,而这种认识有时会比预测的结果更有意义。

而在有些时候,预测结果的偏差也并非是预测本身有怎样的问题。经济中各种变化的结果,可能是经济中各方面力量博弈的结果。经济中各个方面可能会根据事前的预测结果而进行相应的调整,因此可能使最后的均衡结果偏离原来预测的结果。这就像一个人在没有实际进入股市前的有关预测是很准的,但是一旦真的进入就不像他在纸上计算出股市会这样或那样了简单了。因为可能有无数个在纸上计算股市很准的人进入股市,这些人一旦进入股市,股市中的资金量就会发生实质性变化,而不再是原来计算的那样结果了。如果每个人都按预测的结果调整其行为,那么原有的各方面的关系格局已经改变,必然导致实际的结果与预测的结果会有很大偏离,从而导致预测失灵。

对经济模型而言,基于历史数据建立的经济模型,如计量经济模型,实际上是对历史及现实的经济结构与关系的再造。由此从模型所得出的预测结果,实际上是隐含着未来的经济结构与经济关系与现实相同的假设。因此对预测结果,特别是对长期的预测结果,应理解为按现有经济结构与关系的外推结果,而且是对未来趋势的预测而不是针对实际值的预测。一个好的预测结果应当是在实际趋势的附近,偏差在可接受的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