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社会稳定的负面因素,不宜采取鸵鸟态度


影响社会稳定的负面因素,不宜采取鸵鸟态度


柏文学


    中华全国总工会官员张建国日前表示,中国居民劳动报酬占GDP的比重22年间下降了近20个百分点。已经成为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因素。(新京报5月12日)


    差异和矛盾无处不在,人类社会生活总是充满了各种各样的矛盾。政治家、社会学家、各界有识之士应当关注和努力的是,发现各种矛盾的特殊性及其在社会生活中的负面影响,探讨研究化解影响社会稳定的负面因素,避免多种不利于社会和谐稳定的矛盾发生共振或者连锁反应。这才是维护社会稳定的治本之为。人人都希望社会和谐稳定,不和谐不稳定的社会对任何人都没有好处,关键是如何实现社会的稳定和谐。


    客观承认社会的不稳定因素,是辩证唯物主义的态度。如果采取埋头沙堆不肯正视的鸵鸟态度,无异于掩耳盗铃欺人自欺,最终当然无济于事。坦率承认中国居民劳动报酬占GDP的比重22年间下降了近20个百分点,并已成为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因素,这就是客观面对事实的起点。劳动报酬过低造成的社会不公究竟给社会的和谐稳定究竟带来多少不安因素,虽然一时难以定量研究,可是定性研究应当是政治经济学家和社会学家的课题。


    新华社调研小组有一个调研结论说,贫富差距逼近社会容忍红线,似乎过分保守了点,甚至是出于某些原因的半钻沙堆鸵鸟政策。调研小组了解到当前我国城乡居民收入比达到3.3倍,国际上最高在2倍左右;行业之间职工工资最高最低相差15倍;上市国企高管与一线职工的收入差距18倍;国有企业高管与社会平均工资相差128倍;收入最高10%人群和收入最低10%人群的收入差距,从1988年的7.3倍上升到2007年的23倍。你看,贫富差距明显不是“逼近”而是“超过”社会容忍红线了嘛!


    再者,新华社调研小组了解到,虽然对我国的基尼系数目前各机构认识不一,但被学界普遍认可的世界银行测算的结果是0 .47;而基尼系数的国际公认警戒线是0.4,我国却在10年前就已经超过。显然从基尼系数看,我国贫富差距也远远“超过”而不是所谓“逼近”社会容忍的“红线”。所以无论主流媒体、主流声音怎么认为,雄辩的事实、确凿的数据,已经不以长官意志为转移,明明白白地告诉我们,社会容忍的“红线”,已经被多种不利于和谐稳定的负面因素所超越!


    有人可能还是把头埋在沙堆里不肯出来,振振有词的说,10年来,我们不是和谐而稳定吗?事实上,每年大约12万件的群体性事件,强制拆迁导致打斗、死伤、活埋甚至自焚事件,上访导致被“学习班”、被“精神病”事件,千人集体下跪事件,出租车公交车罢运事件,一个多月来连续5起校园幼儿园凶杀事件,为了讨薪而爬吊塔高架桥楼顶甚至砍杀事件,都是已经发生的不和谐不稳定事件。建设和谐社会,维护社会稳定,正是社情民意的需要。需要的正是欠缺的。


    公权力的无限扩张、肆意滥用,无疑是制造不和谐不稳定的直接因素。麦子伏垄黄,本该农民喜洋洋,但在河南平顶山汝州市蟒川镇17户农民的20亩麦子被毁坏殆尽,村里要建设文化大院;上月底河南南阳发生“毁麦种树”事件,上千亩小麦被铲,要栽树迎接农民体育运动会;河南省封丘县污染企业黄河化工有限工司2008年年底被勒令停产,然而今年5月7日封丘县政府下发红头文件,组建领导小组为该工厂正常生产“保驾护航”;河南郑州市陈寨村原村主任陈来运等相关责任人涉嫌贪污、侵占3.8亿元集体财产,村民们历经三年进行100余次举报,却岿然不动稳如泰山。


    这些信手拈来的事例,只是现实中的万一。还有诸如贪污腐败问题,失职渎职问题,三公消费问题,执法犯法问题不在例举。承认它们,或者不承认它们,它们都是真真实实的客观存在。这些影响社会稳定的负面因素,不宜采取鸵鸟态度,只能认真面对,用心寻求解决办法。矛盾论、辩证法告诉我们,如果不能采取量变的过程缓解积累的不和谐不稳定因素,就必然通过质变的方式突然爆发。摆在我们面前的现实是,许多不和谐不稳定因素,不是“逼近”社会容忍的“红线”,而是“超过”社会容忍的“红线”。也就是说,人民对这些事态的现状已经是不可容忍的。


《劳动报酬占GDP比例连降22年 已影响社会稳定》
http://news.163.com/10/0512/02/66ETQIN300014AED.html